青山湿遍
[清代]:李岳瑞
彩云化也,今生已矣,那问他生。不信春宵苦短,尽厌厌、守定残更。
记年时、银烛坐调笙。甚今年、一样东风到,引琼箫、都作离声。
堕砌缴云冉冉,窥窗淡月冥冥。肠断哀蝉落叶,昙花絮果,了不分明。
一霎鸳鸯梦醒。但悽然、镜约钗盟。算人闲、天上两凄清。
便相逢、梦里浑无据,况不眠、梦也难成。帖帖蚕眠细字,昏昏凤胫孤镫。
彩雲化也,今生已矣,那問他生。不信春宵苦短,盡厭厭、守定殘更。
記年時、銀燭坐調笙。甚今年、一樣東風到,引瓊箫、都作離聲。
堕砌繳雲冉冉,窺窗淡月冥冥。腸斷哀蟬落葉,昙花絮果,了不分明。
一霎鴛鴦夢醒。但悽然、鏡約钗盟。算人閑、天上兩凄清。
便相逢、夢裡渾無據,況不眠、夢也難成。帖帖蠶眠細字,昏昏鳳胫孤镫。
这首词以深婉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离愁别绪、梦回往昔而又难以释怀的情感画卷。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译文及赏析:
彩云已化作虚无,此生已尽,何必再追问来世如何。我不相信春宵总是短暂,却为何总是如此厌倦地守候着那残夜未尽的时光。记得那年,我们坐在银烛之下,共同调试着笙乐,多么美好。而今,同样的东风吹来,却只能引动玉箫,吹奏出离别的哀曲。
看那墙角的云气缓缓坠落,窗外的淡月朦胧不明。心中悲痛如同秋蝉哀鸣、落叶飘零,那些昙花一现般的往事,如同花絮与果实,都已模糊不清。一霎那间,鸳鸯美梦惊醒,只留下镜前的誓言与钗下的盟约,令人凄然。想来人间天上,都是这般凄清孤寂。
即便能在梦中相逢,也是毫无根据的虚幻,更何况如今夜不成眠,连梦也难以做成。桌上贴着细密的蚕眠小字(或指书信),而昏黄的灯光下,只有孤零零的凤形灯架相伴。
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处境的无奈。词中“彩云化也,今生已矣”开篇即点出主题,透露出一种对生命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记年时、银烛坐调笙”与“甚今年、一样东风到,引琼箫、都作离声”形成鲜明对比,昔日的欢乐与今日的离愁形成强烈反差,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堕砌缴云冉冉,窥窗淡月冥冥”等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词人的内心世界。而“肠断哀蝉落叶,昙花絮果,了不分明”则借秋蝉哀鸣、落叶飘零、昙花一现等意象,表达了词人对过往美好事物消逝的深深哀悼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迷茫。
最后,“便相逢、梦里浑无据,况不眠、梦也难成”等句,将词人的无奈与绝望推向高潮。即便在梦中相逢也是虚幻无据,更何况如今夜不成眠,连梦也难以做成,这种深深的孤独与无助感令人动容。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佳作。
清代·李岳瑞的简介

李岳瑞(1862年~1927年),字孟符,号春冰,别号春冰室主、惜诵等,晚清进士、政治人物、藏书家、小说家,陕西咸阳县正阳乡庇李村(今属咸阳市渭城区)人。
...〔
► 李岳瑞的诗(1篇)〕
宋代:
石孝友
别后相思无限忆。欲说相思,要见终无计。拟写相思持送似。如何尽得相思意。
眼底相思心里事。纵把相思,写尽凭谁寄。多少相思都做泪。一齐泪损相思字。
别後相思無限憶。欲說相思,要見終無計。拟寫相思持送似。如何盡得相思意。
眼底相思心裡事。縱把相思,寫盡憑誰寄。多少相思都做淚。一齊淚損相思字。
清代:
李岳瑞
彩云化也,今生已矣,那问他生。不信春宵苦短,尽厌厌、守定残更。
记年时、银烛坐调笙。甚今年、一样东风到,引琼箫、都作离声。
堕砌缴云冉冉,窥窗淡月冥冥。肠断哀蝉落叶,昙花絮果,了不分明。
一霎鸳鸯梦醒。但悽然、镜约钗盟。算人闲、天上两凄清。
便相逢、梦里浑无据,况不眠、梦也难成。帖帖蚕眠细字,昏昏凤胫孤镫。
彩雲化也,今生已矣,那問他生。不信春宵苦短,盡厭厭、守定殘更。
記年時、銀燭坐調笙。甚今年、一樣東風到,引瓊箫、都作離聲。
堕砌繳雲冉冉,窺窗淡月冥冥。腸斷哀蟬落葉,昙花絮果,了不分明。
一霎鴛鴦夢醒。但悽然、鏡約钗盟。算人閑、天上兩凄清。
便相逢、夢裡渾無據,況不眠、夢也難成。帖帖蠶眠細字,昏昏鳳胫孤镫。
宋代:
石孝友
潇湘雨打船篷。别离中。愁见拍天沧水、搅天风。
留不住。终须去。莫匆匆。后夜一尊何处、与谁同。
潇湘雨打船篷。别離中。愁見拍天滄水、攪天風。
留不住。終須去。莫匆匆。後夜一尊何處、與誰同。
宋代:
石孝友
迎客西来送客行。堆堆历历短长亭。_人残酒不能醒。
烟染暮山浮紫翠,霜凋秋叶复丹青。凭谁图写入银屏。
迎客西來送客行。堆堆曆曆短長亭。_人殘酒不能醒。
煙染暮山浮紫翠,霜凋秋葉複丹青。憑誰圖寫入銀屏。
宋代:
黄庭坚
黄浊归大壑,涟漪遶重城。
西风一横笛,金气与高明。
归鸦度晚景,落雁带边声。
平生知章处,别离空复情。
黃濁歸大壑,漣漪遶重城。
西風一橫笛,金氣與高明。
歸鴉度晚景,落雁帶邊聲。
平生知章處,别離空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