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白的诗 >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唐代]: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一作:相交欢)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译文及注释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

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身后。

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行乐。

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随我零乱。

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再相见。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鉴赏

此诗背景是诗人在花间月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诗人深情地告诉了明月和身影,说月呀,影呀,“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吧,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直到醉后各分散。后说我和你们誓约,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表面上看,诗人好像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

表达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李白在花间月下独酌时,虽感孤独却又能自得其乐的复杂情感。他通过邀请明月和身影作为伴侣,营造出一种看似热闹的场面,但实际上却更加凸显了他内心的孤寂。诗人以月亮和身影为友,表达了他在孤独中寻找慰藉的心情,同时也展现了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然而,在诗的最后,诗人又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孤独的无奈,他希望能够与明月和身影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再相见,这既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李白在孤独中的自我慰藉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也反映了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的诗(210篇)

猜你喜欢

听筝

唐代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清代项鸿祚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寄韩谏议注

唐代杜甫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芙蓉旌旗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

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


次韵刘景文登郑王台见思五首其五

宋代黄庭坚

系匏两相忆,极目十余城。

积潦干斗极,山河皆夜明。

白璧按剑起,朱弦流水声。

乖逢四时尔,木石了无情。


舟中望月

南北朝朱超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

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代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近试上张水部

唐代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题雁塔

唐代许玫

宝轮金地压人寰,独坐苍冥启玉关。

北岭风烟开魏阙,南轩气象镇商山。

灞陵车马垂杨里,京国城池落照间。

暂放尘心游物外,六街钟鼓又催还。


凉思

唐代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钓台

宋代石孝友

桐江波上一羊裘,钓得声名隘九州。

天子曷尝遗故旧,先生不肯事王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