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陈高的诗 > 城西虎跑寺

城西虎跑寺

[元代]:陈高

石势虎蹲伏,山形龙屈盘。

寺开唐殿阁,坟掩宋衣冠。

幽涧泉声细,斜阳塔影寒。

近城多战鼓,栖息此中安。

“城西虎跑寺”译文及注释

山石嶙峋,宛如猛虎蹲伏,山峦蜿蜒,形似巨龙盘踞。古老的寺庙中,唐代风格的殿阁依然矗立,而旁边则是掩映在岁月尘埃中的宋代衣冠冢。幽静的山谷中,泉水潺潺细语,夕阳西下时,佛塔的影子在寒风中拉长,显得格外清冷。尽管靠近城池的地方常常传来战鼓声声,但在这片宁静之地,人们得以安身立命,享受片刻的安宁。

“城西虎跑寺”鉴赏

自然与历史的交融:首联“石势虎蹲伏,山形龙屈盘”以生动的比喻开篇,将山石比作猛虎,山形比作巨龙,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奇壮丽,又寓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接着,“寺开唐殿阁,坟掩宋衣冠”两句,通过具体的古迹(唐代殿阁、宋代衣冠冢)点明了这里的历史悠久和人文积淀。

动静相宜的景致:“幽涧泉声细,斜阳塔影寒”两句,将自然界的静谧与光影的变化巧妙地结合起来。幽涧中的细泉声,是静中有动,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机;而斜阳下的塔影,则通过“寒”字传达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与前面的“细”声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美。

对比与反思:尾联“近城多战鼓,栖息此中安”通过对比手法,将外界的喧嚣与战乱(近城多战鼓)与这片土地上的安宁(栖息此中安)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不断的忧虑。同时,也暗示了这片古老土地虽历经沧桑,却仍能为人们提供一片栖息的净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遗迹、自然声响及人文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陈高简介

元代·陈高的简介

陈高陈高是一位才华横溢、性格刚直的文学家。他的一生虽然历经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他的诗文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因此,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陈高的诗(1篇)

猜你喜欢

恋绣衾

宋代陆游

无方能驻脸上红。笑浮生、扰扰梦中。平地是、冲霄路,又何劳、千日用功。

飘然再过莲峰下,乱云深、吹下暮钟。访旧隐、依然在,但鹤巢、时有堕松。

夜入监中

宋代孔平仲

攲枕汗如洗,出门更已深。

长风万里至,河汉清人心。

芙蕖有佳气,杨柳摇疏阴。

秋声繁促织,月色动栖禽。

落魄衣忘带,逍遥发懒簪。

听从凉冷入,一快直千金。

惜奴娇·我已多情

宋代石孝友

我已多情,更撞著、多情底你。

把一心、十分向你。

尽他们,劣心肠、偏有你。

共你。风了人,只为个你。

宿世冤家,百忙里、方知你。

没前程、阿谁似你。

坏却才名,到如今、都因你。

是你。我也没星儿恨你。

阮郎归

宋代石孝友

烛花吹尽篆烟青。长波拍枕鸣。西风吹断雁鸿声。离人梦暗惊。

乡思动,旅愁生。谁知此夜情。乱山重叠拥孤城。空江月自明。

咏月

唐代罗隐

湖上风高动白蘋,暂延清景此逡巡。

隔年违别成何事,半夜相看似故人。

蟾向静中矜爪距,兔隈明处弄精神。

嫦娥老大应惆怅,倚泣苍苍桂一轮。

传言玉女

宋代石孝友

雪压梅梢,金袅柳丝轻敛。锦宫春早,乍风和日暖。华国翠路,九陌绮罗香满。连空灯火,满城弦管。

月射西楼,更交光照夜宴。万人拥路,指鳌山共看。花旗翠帽,到处朱高卷。归时常是,漏残银箭。

荻港雨行

明代管讷

昨朝楚岸喜秋晴,今日吴船雨里行。

人事天时何可测,青山白水总关情。

久知盟与沙鸥冷,那得身如野鹤轻。

怪底石尤风太恶,空劳百丈进脩程。

无题

唐代唐代侠名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

春人饮春酒,春鸟哢春声。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人归万里外,意在一杯中。

只虑前程远,开帆待好风。

自入长信宫,每对孤灯泣。

闺门镇不开,梦从何处入。

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

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

穿井得一人

先秦吕不韦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蓦山溪

宋代石孝友

醉魂初醒。强起寻芳径。一似楚云归,诮没个、鳞书羽信。疏狂踪迹,虚度可怜春,阴还闷。晴还困。赢得无端病。

菱花宝镜。拆破双鸾影。别袖忍频看,生怕见、啼红醉粉。而今憔悴,瘦立对东风,红成阵,绿成阴,况是春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