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杜甫的诗 > 秋雨叹三首·其一

秋雨叹三首·其一

[唐代]: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秋雨叹三首·其一”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三首》中的一首,通过描绘秋雨中百草凋零与决明花独艳的对比,以及随后对决明花可能遭遇不测的忧虑,寄托了诗人对时局、个人命运的感慨与忧虑。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译文及赏析:

秋雨绵绵中,百草都因秋天的严酷而腐烂死去,唯独台阶下的决明花,颜色依然鲜艳夺目。

它的叶子茂密如翠绿的羽毛覆盖在枝头,开出的花朵无数,犹如黄金铸成的钱币。

然而,凉风萧萧地吹拂着它,似乎急不可耐地想要摧残这朵独艳的花,我担心它若不及时凋零,日后恐怕难以独自挺立。

我站在这里,作为一个堂上的书生,头发已斑白,面对着这朵决明花,我三次迎风嗅其馨香,不禁流下了眼泪。

“秋雨叹三首·其一”鉴赏

这首诗以秋雨为背景,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决明花在逆境中的坚韧与美丽。前两句“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用百草的凋零来衬托决明花的鲜艳,展现了决明花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生命力的顽强。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也寓含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接下来的两句“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进一步描绘了决明花的美丽与繁茂,用“翠羽盖”和“黄金钱”来形容其叶子的翠绿和花朵的金黄,使得决明花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然而,好景不长,凉风萧萧吹来,诗人开始为决明花的未来担忧。“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对决明花的忧虑,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局、对个人命运的忧虑。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或许也感受到了自己如同决明花一般,虽然努力保持自己的独立与坚韧,但面对强大的外力,仍然难以自保。

最后两句“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诗人将自己的形象与决明花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作为一个书生,他空有满腹才华和抱负,却无法改变现实的残酷。他三次迎风嗅着决明花的馨香,却只能流下眼泪,这泪水既是对决明花的同情与怜悯,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与哀叹。

整首诗通过描绘决明花的美丽与遭遇,寄托了诗人对时局、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与忧虑。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珍惜,以及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与追求。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的诗(165篇)

猜你喜欢

秋雨叹三首·其一

唐代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咏煤炭

明代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二月二十四日作

宋代陆游

棠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

且祈麦熟得饱饭,敢说谷贱复伤农。

崖州万里窜酷吏,湖南几时起卧龙?

但愿诸贤集廊庙,书生穷死胜侯封。


舟中立秋

清代施闰章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

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

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


苏武令·塞上风高

宋代李纲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

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扶风歌

魏晋刘琨

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

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

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

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

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

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

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

浮云为我结,归鸟为我旋。

去家日已远,安知存与亡?

慷慨穷林中,抱膝独摧藏。

麋鹿游我前,猿猴戏我侧。

资粮既乏尽,薇蕨安可食?

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

君子道微矣,夫子固有穷。

惟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庭。

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

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弃置勿重陈,重陈令心伤!


又呈吴郎

唐代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杂诗

明代王夫之

悲风动中夜,边马嘶且惊。

壮士匣中刀,犹作风雨鸣。

飞将不见期,萧条阴北征。

关河空杳霭,烟草转纵横。

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

国忧今未释,何用慰平生。


巴丘书事

宋代陈与义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


曲江

唐代李商隐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