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译文及注释

诸葛丞相的祠堂在哪裡呢?就在锦官城外柏树茂密之处。

碧绿的草映照着臺阶自有一片春色,树叶间的黄鹂鸟空有美好的歌声。

当年先主叁顾茅庐求教统一天下的大计,他辅佐两朝开国和济业忠心耿耿。

可惜他出师伐魏未成功便病逝军中,常令后世英雄为此感慨泪满衣襟。

“蜀相”鉴赏

诸葛亮名垂千古,在《叁国演义》小说流行以前,他已是不少文人笔下歌颂的对象,其中又以诗歌最广为流传。歷代文人中,写诸葛亮最出色的应数杜甫。杜甫本来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但仕途坎坷,一直无法施展抱负;加上遭逢「安史之乱」,使他四处流徙,基本生活也成问题。他晚年寄寓成都,在昔日蜀汉故地上流连了好些日子。诸葛亮在四川一带艰苦经营二十多年,取得不错的成绩,深得当地人的景仰。杜甫在成都时看到蜀汉的遗迹,写下不少歌颂诸葛亮的诗歌,其中着名的有《蜀相》、《八阵图》和《咏怀古迹之五》。

《蜀相》写于乾元叁年(公元760年)。杜甫在前一年底辗转到了成都。第二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这首诗。这时「安史之乱」还未平息,杜甫看到国运危峻,人民生灵涂炭,自己又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特别敬重。

诗的第一句用「寻」字,表明自己是专诚到武侯祠瞻仰,并不是信步经过,而他初到成都,路途不熟,所以要寻访。第二句写武侯祠的外观,回应前句点明祠堂的所在地。「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武侯祠外的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所种,「柏森森」叁字更渲染了肃穆宁静的气氛。

叁、四句由远及近,像电影镜头,特写武侯祠内的景色。臺阶长满青草,显示乏人打理,黄鹂隔叶,显示树丛茂密;两者都表示祠堂已显得破落,游人罕至。「自」和「空」两字,表面写这些动植物都无人理会,也暗寓了长埋于此的伟人的寂寞。这两句寓情于景,寄託自己追怀先贤的感叹。

诗的下半部写诸葛亮这个人物。第五、六句涵意十分丰富,精简地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事业。先写他的事业从刘备叁顾草庐开始,为刘备制订建基立业、统一天下的大计。后来他歷仕「两朝」,「开」指他辅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指他辅助刘禅匡济艰危,「老臣心」讚扬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最后两句最为人熟悉。诸葛亮六出祁山,最后一次病死在军中,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对此直接写出对这位英雄大业未竟的沉痛哀悼,「泪满襟」的恐怕不是诸葛亮而是诗人自己。

杜甫这首诗表面是凭弔古迹,同时寄託了自己无限的感情,既伤诸葛亮大业未成,渐被人遗忘;也痛感当世没有济世的大英雄,挽救时艰。在短短八句诗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起承转合章法严谨,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杜甫晚年寄寓成都,在昔日蜀汉故地上流连了好些日子。诸葛亮在四川一带艰苦经营二十多年,取得不错的成绩,深得当地人的景仰。杜甫在成都时看到不少蜀汉遗迹,写下不少歌颂诸葛亮的诗歌,其中着名的有《蜀相》、《八阵图》和《咏怀古迹之五》。

《蜀相》写于乾元叁年(公元760年)。杜甫在前一年底辗转到了成都。第二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这首诗。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的诗(165篇)

猜你喜欢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唐代李颀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苏武令·塞上风高

宋代李纲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

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扶风歌

魏晋刘琨

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

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

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

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

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

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

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

浮云为我结,归鸟为我旋。

去家日已远,安知存与亡?

慷慨穷林中,抱膝独摧藏。

麋鹿游我前,猿猴戏我侧。

资粮既乏尽,薇蕨安可食?

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

君子道微矣,夫子固有穷。

惟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庭。

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

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弃置勿重陈,重陈令心伤!


泉拼

唐代张南史

泉,泉。

色净,苔鲜。

石上激,云中悬。

津流竹树,脉乱山川。

扣玉千声应,含风百道连。

太液并归池上,云阳旧出宫边。

北陵井深凿不到,我欲添泪作潺湲。


咏蝉

唐代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客思深一作: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不堪一作:那堪)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又呈吴郎

唐代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唐代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贼退示官吏

唐代元结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唐代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杂诗

明代王夫之

悲风动中夜,边马嘶且惊。

壮士匣中刀,犹作风雨鸣。

飞将不见期,萧条阴北征。

关河空杳霭,烟草转纵横。

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

国忧今未释,何用慰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