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含西岭千秋雪”译文及注释
厅堂西边的竹笋长得茂盛,都挡住了门头,堑北种的行椒也郁郁葱葱长成一行却隔开了邻村。看到园中即将熟的梅子,便到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看到堂前的松树,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荫下尽情地谈古论今。原想筑个鱼梁忽然乌云盖住了急流,随后又惊讶四月的雨声如此凄寒。也许这青溪里面早有蛟龙居住,筑堤用的竹石虽堆积如山也不敢再去冒险。黄鹂在新绿的柳条间叫着春天,成双作对好喜庆;白鹭排成行迎着春风飞上青天,队列整齐真优美。那西岭的雪峰啊,像一幅美丽的画嵌在窗框里;这门前的航船啊,竟是从万里之外的东吴而来。药草的枝叶长得郁郁青青,青青的颜色越过棕亭蔓入草亭。“苗满空山”的美誉我愧不敢当,只怕它们根居干裂的土中成不了形。
“窗含西岭千秋雪”鉴赏
第一首诗描绘的是一处幽静的田园景象。首联“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通过“长笋”和“行椒”两种植物,展现了田园生活的自然和宁静。接着,诗人用“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表达了自己对友情和雅致的向往,希望与友人一同品尝梅子,在松树下畅谈。最后两句“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和“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则通过天气和水势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不安。 第二首诗是一首写景诗,以明快的笔调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首句“两个黄鹂鸣翠柳”通过黄鹂的鸣叫和翠绿的柳树,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接着,“一行白鹭上青天”用白鹭的飞翔和蓝天的广阔,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则通过窗景和门外的船只,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表达了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和期待。 第三首诗则更侧重于对自然植物和环境的描绘。首联“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通过“药条药甲”和“棕亭草亭”的描绘,展现了植物生长的繁茂和自然环境的和谐。接着,“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则通过“苗”和“根”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生长的敬畏和感慨。整首诗以自然植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三首诗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植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同时,每首诗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值得细细品读和欣赏。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的诗(16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