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白的诗 > 望月有怀

望月有怀

[唐代]:李白

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

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望月有怀”译文及注释

清澈的泉水映照着稀疏的松树,这样的景致仿佛已存在了数千年之久。寒冷的月光轻轻摇曳在清澈的水面上,那流转的光影悄悄地穿过了窗户,洒进了屋内。面对这幽静而悠远的景象,我独自长久地吟咏,心中对你的思念之情愈发深沉。然而,我却无法找到合适的机会去见你(安道,这里可能是对友人的昵称或化名),这份思念之情让我既感到兴致盎然,又充满了无尽的愁绪。

“望月有怀”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引子,通过清泉、疏松、寒月、清波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而深邃的意境。诗人借助这些自然元素,不仅描绘了眼前的美景,更寄托了自己深深的情感。清泉与疏松相映成趣,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而寒月与清波的结合,则增添了几分清冷与幽远,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诗意和韵味。

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诗人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面对这美好的景致,诗人并没有感到满足和愉悦,反而因为无法与心中的友人相见而心生愁绪。这种由景及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沉。

此外,诗中的“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主题——对友人的深深思念。这种思念之情如同清泉般清澈而绵长,如同月光般清冷而幽远。而“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一句,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思念的无奈与愁苦。诗人渴望与友人相见,却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和理由,这种无法言说的痛苦和遗憾,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和复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奈之情。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的诗(210篇)

猜你喜欢

望月有怀

唐代李白

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

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明妃曲二首

宋代王安石

【其一】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其二】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忆扬州

唐代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