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白的诗 > 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

[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译文及注释

清晨辞别白帝城时还在彩云间,千里外的江陵一天内就能归返。

沿途两岸的猿声到处叫个不停,一叶轻舟早已越过了万重青山。

“早发白帝城”鉴赏

唐肃宗乾元二年(七五九)春,李白在经叁峡流放夜郎(今贵州遵义附近)途中遇赦。他从白帝城出发,顺江东下,復经叁峡,飞舟直扺江陵(在今湖北省),这首诗大约就是这个时候创作的。诗歌形象而生动地描绘了轻舟穿越叁峡时疾驰如飞的情景,两岸猿啼也似乎变为夹道欢送了。充分表达出作者绝处逢生的喜悦心情,达到情和景的高度和谐统一,因而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

创作背景

《早发白帝城》选自《全唐诗》卷一百八十一,一作「白帝下江陵」、「下江陵」。白帝城,地名,在今四川奉节东的白帝山上。唐肃宗乾元二年(七五九)叁月,李白因永王璘案的牵连,被流放夜郎。至白帝城遇赦,旋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是江行途中所作,描写舟行经叁峡顺流而下的情景及沿江景色。诗的节奏明快,给人一种空灵飞动之感,洋溢着诗人的欢愉与喜悦。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的诗(210篇)

猜你喜欢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代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独不见

唐代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赠阙下裴舍人

唐代钱起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蜀先主庙

唐代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春宵

宋代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唐代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任 一作:待)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代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唐代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


同题仙游观

唐代韩翃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赠别二首·其二

唐代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