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苏轼的诗 > 临江仙夜归临皋

临江仙夜归临皋

[宋代]: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临江仙夜归临皋”译文及注释

夜晚我在东坡饮酒,醒来后又再次沉醉,回到居所时大约是深夜三更。家中的童子已沉睡,鼻息如雷声轰鸣。我敲门却无人应答,只好独自倚着手杖,聆听那滔滔的江水声。

我常常遗憾自己身不由己,何时能够忘却世俗的营营役役?夜已深沉,风也平息,江面上泛起了细小的波纹,显得格外平静。此时我心中涌起一个念头,愿乘一叶扁舟,从此消失在这江海之间,将我的余生寄托于这浩渺的水域。

“临江仙夜归临皋”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作品,通过描绘一次深夜归家的经历,抒发了作者对人生自由与超脱的渴望。词中融合了景、情、理,展现了苏轼豁达而又不失深情的内心世界。

情景交融:词开篇即以“夜饮东坡醒复醉”营造出一种洒脱不羁的氛围,随后“归来仿佛三更”点明了时间背景,与后文的“家童鼻息已雷鸣”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夜晚的宁静,又暗示了作者的孤独与无奈。而“倚杖听江声”则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场景,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之中,使得情感得以自然流露。

哲理思考:“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两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的向往。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这里的“营营”即指世俗的纷扰和束缚,表达了作者渴望摆脱这一切、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意境深远:“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以景寓情,通过描绘夜晚江面的平静景象,进一步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则是整首词的点睛之笔,既是对前面情感的升华,也是作者人生理想的直接表达。他希望能够像一叶扁舟那样,自由自在地遨游于江海之间,将余生寄托于这广阔无垠的自然之中,从而实现心灵的彻底解放。

综上所述,这首词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抒情之作,更是一首富含哲理的人生之歌。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苏轼简介

宋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的诗(188篇)

猜你喜欢

谪岭南道中作

唐代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赠陈商

唐代李贺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

人生有穷拙,日暮聊饮酒。

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

凄凄陈述圣,披褐鉏俎豆。

学为尧舜文,时人责衰偶。

柴门车辙冻,日下榆影瘦。

黄昏访我来,苦节青阳皱。

太华五千仞,劈地抽森秀。

旁古无寸寻,一上戛牛斗。

公卿纵不怜,宁能锁吾口?

李生师太华,大坐看白昼。

逢霜作朴樕,得气为春柳。

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

风雪直斋坛,墨组贯铜绶。

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

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清平乐·会昌

近现代毛泽东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

唐代王维

汉主离宫接露台,秦川一半夕阳开。

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

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

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


庚子正月五日晓过大皋渡二首其一

宋代杨万里

雾外江山看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

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


赋得青草池塘处处蛙

清代常纪

雨润池塘草,情欣向晚蛙。

传声连四野,得意向谁家。

鼓吹何云似,蝇鸣更有加。

六朝风雅尽,三叹意无涯。


田家元日

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采薇歌

明代胡奎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矣?

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采桑子·高城鼓动兰釭灺

清代王国维

高城鼓动兰釭灺,睡也还醒,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次韵刘景文登郑王台见思五首其四

宋代黄庭坚

茗花浮曾坑,酒泛酌宜城。

路寻西九曲,人似汉三明。

千户非无相,五言空有声。

何时郭池晚,照影写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