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白的诗 > 送友人

送友人

[唐代]: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遶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友人”译文及注释

一道青山,横亘在小城的北首。城东是清澄的河水,蜿蜒淌流。在这里我们一旦分手,你就像孤篷那样,去开始万里浪游。

浮云无定,是游子免不了的念头,落日苍茫,代表了故人的挽留。你挥手作别,就此远走,只传来失伴马儿咻咻的嘶吼。

“送友人”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的名诗,抒写老友相别,依依不捨,但又无可奈何的一种情绪。

起联写送别之地,青山白水,横绕城外,值得留恋,颔联用「此地」二字紧接上文,直接道出朋友的远别在即:就在这种山水宜人的地方,朋友不能共住下去了,你要走了,而且是孤单单的你一个人,又去得这样遥远!此两句声色豪壮,在豪壮中却又寓有无限凄凉。颈联用「浮云」「落日」两个具体形象,比喻两人相别的心情:浮云孤飞,前途茫茫,是游子的象徵,故人能不繫念;落日将下,不能留住,是故人的深情,游子何忍相捨?语语双关,寓意深厚。结尾两句写人写马,互相映带,衬出两人间的离愁别绪。

本诗为「五言律诗」,用「平平平仄仄」起句式,首句不用韵,由次句「城」字起韵,下面「征、情、鸣」等字,为「诗韵」中的「下平声八庚韵」。

创作背景

《送友人》选自《全唐诗》卷一百七十七,是一首家喻户晓的送别名作。此诗写作者为友人送别的情境,抒发难捨难分的深情。诗人先以「青山」、「白水」描摹出一个山明水秀的送别背景,再用「浮云」、「落日」的意象作对比,烘托出诗人惆怅的心情。结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借马之嘶鸣,道尽朋友分离时的惜别情怀。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的诗(210篇)

猜你喜欢

西塞山怀古

唐代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寄左省杜拾遗

唐代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过香积寺

唐代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江南曲

唐代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唐代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送贺宾客归越

唐代李白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唐代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赠王粲诗

魏晋曹植

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

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

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

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

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

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

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

谁令君多念,自使怀百忧。


石鱼湖上醉歌

唐代元结

漫叟以公田酿酒,因休暇,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偏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


送李深卿赴省试

宋代喻良能

曲江深院题名处,应有春风得意诗。

为想杏花三十里,却思三五少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