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韩琮的诗 > 暮春浐水送别

暮春浐水送别

[唐代]: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暮春浐水送别”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以其含蓄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无奈。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译文:

绿叶渐浓红花渐稀,我离开了繁华的京城(凤城,常代指京城)。傍晚时分,云朵缭绕在楼阁之间,让人不禁感慨古今多少情事都随风而逝。行路的人啊,请不要去聆听那宫墙前的流水声,因为它流走的不仅仅是水,更是我们一年又一年的光阴,是那些再也无法挽回的过往。

“暮春浐水送别”鉴赏

景物描写与情感寄托:首句“绿暗红稀出凤城”以色彩的变化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与时间的流逝,同时“出凤城”也寓含了离别之情。次句“暮云楼阁古今情”则将视线转向远方,通过“暮云”与“楼阁”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引发读者对古今变迁的深思。

象征与隐喻:“行人莫听宫前水”一句,宫前水作为时间的象征,其潺潺流淌的声音,在诗人听来,却是对逝去时光的哀叹。这里的“莫听”二字,既是对行人的劝诫,也是诗人自我情感的抒发,透露出一种对过往难以割舍却又不得不放手的矛盾心理。

情感表达: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象征手法的运用,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诗人以“流尽年光是此声”作结,将流水的声音与时间的流逝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深沉而有力。

所表达的感情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以下几种感情:一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诗人通过绿叶红花的变化、宫前水的流淌等自然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不可逆转;二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追忆,诗人通过“古今情”的抒发,表达了对历史与自身经历的深刻反思与怀念;三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叹息,诗人在感叹时光流逝的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沧桑的深刻体悟。

韩琮简介

唐代·韩琮的简介

韩琮

韩琮[唐](约公元八三五年前后在世)字成封,(唐诗纪事作代封,此从新唐书艺文志注及唐才子传)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末前后在世。有诗名。长庆四年,(公元八二四年)登进士第。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大中中,(公元八五三年)仕至湖南观察使。琮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生卒不祥,于唐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之后,唐宣宗不但不派兵增援,支持韩琮消灭叛将,反而另派右金吾将军蔡袭代韩为湖南观察使,把韩琮这个逐臣抛弃了。此后失官,无闻。

...〔► 韩琮的诗(3篇)

猜你喜欢

送薛存义序

唐代柳宗元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於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和董传留别

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河满子·秋怨

宋代孙洙

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余音。

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

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

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

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送房明府罢长宁令湖州客舍

唐代李嘉祐

君为万里宰,恩及五湖人。

未满先求退,归闲不厌贫。

远峰晴更近,残柳雨还新。

要自趋丹陛,明年鸡树亲。


暮春浐水送别

唐代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代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送贺宾客归越

唐代李白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

唐代高适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

孰知非远别,终念对穷秋。

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

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