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刘禹锡的诗 > 陋室铭

陋室铭

[唐代]: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译文及注释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陋室铭”鉴赏

这篇文章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主旨,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颂功德埋下了伏笔。从山水写起,以“山不高”、“水不深”衬托“陋室不陋”的高洁。陋室外景虽然“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却显得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接着,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句生动地表现了陋室往来客人的高雅不俗,衬托屋主德才兼备,高雅脱俗,再次点题“德馨”。实写陋室内的活动,以“调素琴,阅金经”显示屋主从容恬淡的生活,既艺术地表现了陋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高洁傲岸的情操,又引出“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两句,再次暗扣“德馨”,表达对封建官场的厌恶之情。结尾用诸葛庐和子云亭的典故来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全文采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等手法,采用压韵和韵律感极强的写作方式,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篇幅短小,但格调高雅,构思巧妙,韵味深长,颇能显示刘禹锡独特的艺术才情和美学追求。

全文表达的意思

全文通过描写陋室的环境、室中人以及室中事,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华富贵,甘愿清贫自守的情操志趣。文章运用对比、白描、隐寓、用典等手法,采用压韵和韵律感极强的写作方式,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同时,这篇铭文也是一篇情、景、理交融的艺术珍品,其情真挚高雅,其景清新自然,其理朴素深刻,反映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刘禹锡简介

唐代·刘禹锡的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刘禹锡的诗(36篇)

猜你喜欢

已亥杂诗 78

清代龚自珍

狂禅辟尽礼天台,棹臂琉璃屏上回。

不是瓶笙花影夕,鳩摩枉译此经来。


王顾左右而言他

先秦孟子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雁来红

宋代杨万里

开了元无雁,看来不是花。

若为黄更紫,乃借叶为葩。

藜苋真何择,鸡冠却较差。

未应犀菊辈,赤脚也容它。


季姬击鸡记

近现代赵元任

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

棘鸡饥叽,季姬及箕稷济鸡。

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鸡急,继圾几,季姬急,即籍箕击鸡,箕疾击几伎,伎即齑,鸡叽集几基,季姬急极屐击鸡,鸡既殛,季姬激,即记《季姬击鸡记》。


家书

清代张英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放言五首·其三

唐代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咏死兔

唐代苏颋

兔子死兰弹,持来挂竹竿。

试将明镜照,何异月中看。


新安滩

清代黄景仁

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

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阅秦纪二首

宋代孙嵩

初逃揕未亡,又遇朴无伤。

如何博浪祸,更使副车当。

泰岳聊逃雨,湘山偶阻风。

伐树仍封树,元无罪与功。


点绛唇

宋代石孝友

霁景澄秋,晚风吹尽朝来雨。夕阳烟树。万里山光暮。

一带长川,自在流今古。人何处。月波横素。冷浸蒹葭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