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黄巢的诗 > 题菊花

题菊花

[唐代]: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题菊花”译文及注释

秋天,菊花种满在院子里,寒冷的秋风令花朵孤单地开了,蜜蜂没有来采蜜,连蝴蝶也没有在花间飞舞。假若我是花神,一定要让菊花和桃花一样,在美丽温暖的春天里盛放。

“题菊花”鉴赏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詩。詩人一反封建時代士大夫的情調,賦與一種新的命意:傲霜的菊花,開在寒冷的秋天,可惜這時蝴蝶已死,不能飛來,徒然辜負了菊花的美麗芳香;因此詩人要重新安排菊花開放的時令。詩人在詩中暗寓對現存政治秩序的不滿和力圖改變唐王朝的封建統治的心情。

黄巢简介

唐代·黄巢的简介

黄巢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大齐政权的开国皇帝。他的生平事迹丰富,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基本信息 出生年月:约820年(具体年份不详) 逝世年月:884年 出生地: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曹县西北) 二、背景与起义 家庭背景:黄巢出身于盐商家庭,家境富足。他自幼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才能,善于骑射,粗通笔墨,更在少年时期展现出诗才。 科举经历:黄巢成年后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未能中举,这对他的心态产生了重大影响。 起义原因:王仙芝起义前一年,关东地区发生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纳租税,服差役,百姓生活困苦,走投无路。黄巢便聚集在百姓之中,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 三、起义过程 响应起义:乾符二年(875年)六月,黄巢响应王仙芝起义,起义军声势日益浩大。 独立作战:乾符三年(876年),黄巢与王仙芝因战略分歧而分兵,开始独立作战。 建立政权:广明元年(880年),黄巢攻陷洛阳、长安,即位于含元殿,建立大齐政权,年号“金统”。 四、失败与结局 战斗失利:中和三年(883年),黄巢退出长安,后在与唐军的战斗中多次失利。 败死狼虎谷: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黄巢在泰山狼虎谷战败,最终选择自杀(一说为其甥林言所杀),时年六十四岁。 起义余波:黄巢死后,其侄子黄皓率剩余力量继续作战,但在湖南被湘阴土豪邓进思伏杀,标志着唐末农民起义的结束。 五、影响与评价 黄巢起义是唐末农民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唐朝的统治构成了重大打击。起义军在战争中提出了“均平”的口号,反映了农民对土地和财富的渴望,在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黄巢作为起义领袖,其英勇善战、敢于反抗的精神为后世所传颂。 ...〔► 黄巢的诗(3篇)

猜你喜欢

题菊花

唐代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今日良宴会

两汉古诗十九首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坷长苦辛。

道可道者

宋代释祖钦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名既非常,如器中锽。道既非常,如日之光。如器中锽,声出於内。如日之光,光照无方。夫如是乃可称有道之者,非独善一峰,而达之万邦。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四

唐代杜甫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凛凛岁云暮

两汉古诗十九首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

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薛谭学讴

先秦列子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更漏子·亸吟鞭

宋代石孝友

亸吟鞭,欹醉帽。行尽关山古道。霜满地,水平田。雁儿声在天。北沙门,南浦岸。望得眼穿肠断。桐树巷,梦云楼。玉儿应也愁。

山茶花

唐代贯休

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

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登高丘而望远

唐代李白

登高丘,望远海。

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长干行·其二

唐代李白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