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苏轼的诗 > 书戴嵩画牛

书戴嵩画牛

[宋代]:苏轼

蜀中有杜处士 ,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书戴嵩画牛”译文及注释

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隐士,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有一幅戴嵩画的《牛》,他特别喜爱,用锦囊盛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

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

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种庄稼的农民,织布应当去问纺纱织布的婢女。”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

“书戴嵩画牛”鉴赏

本文通过一个牧童指出大画家戴嵩画牛失误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同时,也强调了艺术创作要尊重现实、尊重生活的重要性。

文章开篇介绍了杜处士对书画的热爱和珍藏,特别是他对戴嵩《牛》画的喜爱,为后文牧童指出画作错误埋下了伏笔。接着,通过牧童看到画作后的大笑和指正,揭示了画作中的错误,同时也展现了牧童对牛的生活习性的熟悉和了解。杜处士对牧童指正的反应,则体现了他的谦逊和开明,他没有因为牧童的身份而轻视其意见,而是虚心接受并认可了牧童的看法。

文章结尾处引用了古语“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强调了从实际出发、尊重现实的重要性。这句话不仅是对牧童指正画作的肯定,也是对艺术创作和生活实践关系的深刻揭示。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实,不能凭空想象或迷信权威。

全文表达的意思

全文通过讲述杜处士珍藏戴嵩画作《牛》并被牧童指正的故事,强调了艺术创作要尊重现实、尊重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实的态度和谦逊开明的精神。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想象或迷信权威,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去认识和解决问题。

苏轼简介

宋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的诗(188篇)

猜你喜欢

放言五首·其四

唐代白居易

谁家宅第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顶波。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


杨布打狗

先秦列御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曲江头

宋代孙嵩

君不见曲江头,离离衰草寒云秋。今人不见昔人游,昔人不见今人愁。欲谈往事无耆旧,沉吟千载空搔首,盛衰倚伏如寒暄。秦时宜春苑,汉世乐游园,更复唐人宫殿拥千门。往古来今但如此,同一溶溶曲江水。

曾参烹彘

先秦韩非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庖丁解牛

先秦庄周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和仆射牛相公寓言二首

唐代刘禹锡

两度竿头立定夸,回眸举袖拂青霞。

尽抛今日贵人样,复振前朝名相家。

御史定来休直宿,尚书依旧趁参衙。

具瞻尊重诚无敌,犹忆洛阳千树花。

心如止水鉴常明,见尽人间万物情。

雕鹗腾空犹逞俊,骅骝啮足自无惊。

时来未觉权为祟,贵了方知退是荣。

只恐重重世缘在,事须三度副苍生。


宋人酤酒

先秦韩非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然贮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邪?“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罋而往酤,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迓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为蔽,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王顾左右而言他

先秦孟子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阴铿

宋代徐钧

小人怀惠乃真情,酒炙能令死得生。

倘使行觞不知味,向来修怨有羊羹。


棘刺雕猴

先秦韩非

燕王好微巧,卫人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王曰:“吾视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视之晏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母猴也,何以治之?”曰:“以削。”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取之。”因逃。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