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先秦侠名的诗 > 采薇(节选)

采薇(节选)

[先秦]:先秦侠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节选)”译文及注释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采薇(节选)”鉴赏

这段古文节选自《诗经·小雅·采薇》,以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口吻,描写了他从战场归乡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他内心的哀怨和感伤。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描绘了一幅春天出征时的景象,杨柳枝条随风摇曳,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对征夫内心情感的抒发,暗示了他对家乡的眷恋和不舍。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则转到了冬天归乡的场景,大雪纷飞,路途艰难。这里的“雨雪霏霏”不仅描绘了归途的恶劣天气,也象征着征夫内心的凄凉和孤独。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进一步描绘了征夫归途的艰辛。他步履蹒跚,又渴又饥,这种身体上的疲惫与内心的痛苦相互交织,使得他的归乡之路更加艰难。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则是征夫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他满心伤感,满腔悲哀,却无人能够理解他的哀痛。这种孤独和无助感,使得他的归乡之路更加沉重和漫长。

表达的感情

这段古文通过描绘征夫归乡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和不舍,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孤独的深刻体验。同时,也揭示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破坏和对人性的摧残。整段文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先秦侠名简介

先秦·先秦侠名的简介

先秦侠名《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手法上分为《赋》《比》《兴》。《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说“兴于《诗》”“《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8],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左传》亦多引诗为据。 [49]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为《五经》之一。 ...〔► 先秦侠名的诗(22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