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先秦侠名的名句 > 苗条淑女君子好逑

苗条淑女君子好逑

出自先秦先秦侠名的《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苗条淑女君子好逑”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出自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南·关雎》,是一首经典的爱情诗篇,以其生动的画面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男子对淑女的爱慕与追求。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摘。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挑选。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苗条淑女君子好逑”鉴赏

此诗开篇以雎鸠和鸣起兴,引出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之情。雎鸠是一种水鸟,常雌雄相依,以喻夫妇情深,从而奠定了全诗温馨而浪漫的情感基调。接着,通过“窈窕淑女”的反复吟唱,强调了淑女的美好与君子的倾心。

诗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采之/芼之”的描写,不仅展现了采摘荇菜的劳动场景,也寓意了君子追求淑女的过程。荇菜的“参差”形态,象征着追求道路上的曲折与不易;而“左右流之/采之/芼之”的动作,则表现了君子对淑女的深情厚意和不懈努力。

在表达情感方面,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寤寐求之”、“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等语句,生动地描绘了君子因思念淑女而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的情景,将内心的焦灼与渴望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诗人以“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作结,寓意着君子最终与淑女结为连理,共同享受生活的美好与和谐。这不仅是对爱情的颂扬,也是对婚姻美满、家庭幸福的向往。

全诗表达的感情 全诗通过描绘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与追求过程,表达了一种纯真而热烈的爱情情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爱情的甜蜜与苦涩、追求的艰辛与喜悦,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期待。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传统婚姻观念的认同与尊重,以及对女性美好品德的赞美与向往。

先秦侠名简介

先秦·先秦侠名的简介

先秦侠名《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手法上分为《赋》《比》《兴》。《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说“兴于《诗》”“《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8],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左传》亦多引诗为据。 [49]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为《五经》之一。 ...〔► 先秦侠名的诗(22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