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白的诗 > 将进酒

将进酒

[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译文及注释

你可有看见黄河之水从天上而来,奔腾翻滚一直流到东海,不再回来?

你可有看见在厅堂明镜中悲叹自己的白发,就像早上满头青丝到晚上已成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尽情欢乐,不要让盛酒的金樽空对着明月。

上天造就我成材必定有可用的地方,千两黄金散尽了还可以再得来。

我们姑且烹羊宰牛作乐,应当一口气痛快地喝他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请喝酒啊,你们不要停下来。

让我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鸣钟鼓食珍馐的奢华生活并不珍贵,但愿一直沉醉不用清醒。

自古以来圣人贤者都是寂寞的,只有能喝酒的人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在平乐观设宴,一斗酒值万钱,宾主尽情欢乐调笑。

主人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你尽管卖酒来让我们相对痛饮。

那些名贵的五花良马和千金狐裘,喊小儿都拿出来去换取美酒,与你同饮来消除这万古长愁!

“将进酒”鉴赏

创作背景

李白特别喜欢饮酒,在诗中多次提到酒。李白才情横逸,自视甚高,但不能适应官场,际遇一直欠佳。他的嗜酒,大概也有借酒消愁的味道。李白的名篇《将进酒》便是专门以饮酒为题。

《将进酒》原是古乐府篇名,汉代的鼓吹铙歌十八曲就有《将进酒》,题意是劝饮歌。李白写这首诗时已年过半百,经历了短暂的翰林岁月后放归还山,到嵩山一位好友元丹邱的山居作客。好友相聚,尽情纵酒放歌,一抒胸中块垒。李白就以古乐府为题,写出了饮酒歌的经典之作。

导赏

李白生于盛唐,从武则天时代,到开元盛世,再到安史之乱,经历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年代。李白年轻时到处游历,任侠纵横,曾立志有一番作为,但一直没有晋身官场的门路。到了中年他才奉召入京待诏翰林,但因得罪权贵,一年多后便自请还山,离开朝廷,至死仍是郁郁不得志。

李白特别喜欢饮酒,在诗中多次提到酒。李白诗歌表现的豪情,大概与他的嗜酒不无关系。杜甫写有《饮中八仙歌》,其中写到李白,也表示了他的诗和酒的关系:「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才情横逸,自视甚高,但不能适应官场,际遇一直欠佳。他的嗜酒,大概也有借酒消愁的味道。

李白的名篇《将进酒》便是专门以饮酒为题。《将进酒》原是古乐府篇名,汉代的鼓吹铙歌十八曲就有《将进酒》,题意是劝饮歌。李白写这首诗时已年过半百,经历了短暂的翰林岁月后放归还山,到嵩山一位好友元丹邱的山居作客。好友相聚,尽情纵酒放歌,一抒胸中块垒。李白就以古乐府为题,写出了饮酒歌的经典之作。

这首古体诗句式长短不一,全篇可分为三个部分。诗的开头有两组长句,有点像散文笔法,是李白常用的手法。这两组诗句胸襟开阔,创意奇特。头两句先写波澜壮阔的大河从天而泻,势不可挡,转眼间已奔流入海,不可再回头。第三四句写人的年华转眼消逝,由年少到老好像只经历了一日光景。这里第一组句写的是空间,第二组句写的是时间,都以誇张的手法强调世间事物的短暂,不可抵挡。这里运用了多种十分形像化的对比。黄河奔流由天入海,从极高至极低;头上乌黑发丝转眼变成白雪一般,像只是由早到晚的光景。个人生命的渺小和万年长存的黄河同样是一种对比,但壮阔如黄河,仍给人一去不返的感觉,更添唏嘘。

这种慨叹接着引出了以下要把握时间尽欢的觉悟。人生既然苦短,何不把握时间,且把愁绪放下,尽欢一番?李白认为要尽欢最好莫如痛饮,把酒閒放着是一种浪费。李白的愁,除为了人生苦短,当然也有时不我与,无人赏识的慨叹。他在下面便自我开脱,指怀才不遇只是暂时的,终会有机会一展所长,又表示对散尽千金宴客豪饮毫不介怀,是一种充满信心的自我肯定。「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已成千古名句,是历代读书人用以自勉的壮语。

诗的第二部分写眼前与朋友的欢宴。李白到嵩山颖阳山居探望好友元丹邱,另一位友人岑勋也在场,「岑夫子,丹邱生」就是指他们。李白向二人劝酒,并为二人高歌,请他们倾耳细听,显得兴致甚高。他认为在山居与好友饮酒,胜过富贵人家的饮宴华筵。「但愿长醉不用醒」一句,似乎说来简单,却包含了很多的悲哀。人生在世不称意,他宁愿长埋醉乡,以逃避不愉快的现实。再加上一句「古来圣贤皆寂寞」,说出自古以来要成为圣贤都是艰难的,要与一般人不同,就逃避不了遗世独立的命运。李白常在诗中表现寂寞的心态,他在这里自我安慰,指富贵和名声都不足持,不如做个狂放的饮者,更可以留名千古。

诗的第三部分再引古人的欢宴,并请主人不要吝惜腰间钱,尽量拿出美酒尽欢。陈王就是三国时代的陈思王曹植,他才高八斗,文学地位早被肯定,但在政治上很不得意,屡遭兄长和侄儿的迫害,最后郁郁而终。这里表面写陈王在平乐观与人欢宴的场面,不惜千金买来斗酒,恣意玩乐,引出下面请主人也不要说缺少金钱,要把值钱的东西都拿去换取美酒,与他尽情饮酒销愁。李白在此有意以曹植自比,他大概认为自己有曹植的才华,但同样无法一展抱负,因此他也学曹植饮酒尽欢,以销万古之愁。他的愁冠以万古之名,可见愁之多愁之沉重,他邀朋友共醉希望能销愁,但如此沉重的愁又岂是一时能销?

这诗开头虽然以哀愁开始,但李白以欢乐的豪情去化解,以销愁作结,所表达的感情起落有致。李白作品中的哀愁总是带着豪气,像本诗以壮阔场景开始,最后以欢乐的豪饮作结,不会令人郁闷。

这首是古体诗,属于乐府,句式长短不一,由三字句到十字句都有,押韵也很自由,全诗读来很有节奏感。这种体裁正合李白自然真率、豪放不羁的性格。李白的诗作以古诗为主,较少律诗作品。大概以他「不可羁勒」的性格,也不大喜欢受格律严谨的律诗制肘。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的诗(210篇)

猜你喜欢

清平乐·会昌

近现代毛泽东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唐代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猛虎行

魏晋陆机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

唐代王维

汉主离宫接露台,秦川一半夕阳开。

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

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

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


庚子正月五日晓过大皋渡二首其一

宋代杨万里

雾外江山看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

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


石鱼湖上醉歌

唐代元结

漫叟以公田酿酒,因休暇,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偏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


赋得青草池塘处处蛙

清代常纪

雨润池塘草,情欣向晚蛙。

传声连四野,得意向谁家。

鼓吹何云似,蝇鸣更有加。

六朝风雅尽,三叹意无涯。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唐代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田家元日

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仙人篇

魏晋曹植

仙人揽六箸,对博太山隅。

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

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

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

韩终与王乔,要我于天衢。

万里不足步,轻举凌太虚。

飞腾逾景云,高风吹我躯。

回驾观紫微,与帝合灵符。

阊阖正嵯峨,双阙万丈余。

玉树扶道生,白虎夹门枢。

驱风游四海,东过王母庐。

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潜光养羽翼,进趣且徐徐。

不见昔轩辕,升龙出鼎湖。

徘徊九天下,与尔长相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