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译文及注释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
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望天门山”鉴赏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一诗,这首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首句“天门中断楚江开”,诗人以雄浑的笔触描绘出天门山被楚江一分为二的壮观景象。这里的“天门中断”既形象地描述了山势的险峻,又寓意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楚江开”则写出了江水奔流、勇往直前的气势。
接下来,“碧水东流至此回”,诗人以“碧水”形容江水的清澈,以“东流”描绘江水的流向,而“至此回”则写出了江水在天门山前回旋激荡的壮丽景象。这一句不仅展示了江水的动感和活力,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澎湃情感。
第三句“两岸青山相对出”,诗人以“两岸青山”为背景,以“相对出”形容青山耸立、相互对峙的景象。这不仅突出了天门山的险峻,也表现出诗人对山势的惊叹和敬畏。
最后一句“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人以“孤帆”为焦点,以“日边来”形容帆船从远处驶来的情景。这里,“孤帆”象征着诗人孤独而坚定的身影,而“日边来”则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整首诗以此句为结尾,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和感慨。
总的来说,《望天门山》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情感色彩的山水诗。诗人通过生动的笔触和巧妙的构思,将天门山的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富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值得人们反复品读和品味。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的诗(2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