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诫诗”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哲理,表达了作者对一段无法割舍却又充满痛苦情感关系的复杂心绪。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译文及赏析:
曾经只要相见便能心灵相通,深深相知,但此刻却觉得,这样的相见还不如当初不曾遇见。
如何才能与你彻底决绝,以免在生生死死之间,都只能沉浸在这无尽的相思之苦中。
“十诫诗”鉴赏
情感深度:此诗开篇便以“但曾相见便相知”奠定了深厚的情感基调,展现了两人之间曾经深厚的情谊和默契。然而,紧接着的“相见何如不见时”却急转直下,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哀伤,表明当前的相见非但没有带来喜悦,反而加深了痛苦和遗憾。
哲理思考:诗中的“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不仅是对情感困境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探讨。它表达了一种对无法摆脱的相思之苦的无奈,以及对超脱这种情感束缚的渴望。作者希望通过决绝来避免未来可能的更多痛苦,这种决绝虽显残酷,却也是面对现实、寻求解脱的一种方式。
艺术手法:全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如“相见何如不见时”的对比,让人感受到相见与不见之间的巨大反差;而“安得与君相决绝”的反问,则表达了作者内心深深的挣扎与无奈。
情感共鸣:这首诗之所以能够触动人心,是因为它触及了人类情感中普遍存在的矛盾与挣扎——既渴望相知相守,又害怕因此带来的痛苦与伤害。这种复杂的情感体验让许多读者在阅读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深刻的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哲理思考和艺术手法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它让我们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对自己的情感世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审视。
仓央嘉措简介
清代·仓央嘉措的简介

猜你喜欢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