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直”译文及注释
金炉中的香已经烧尽,漏壶的水也快要滴完,夜晚即将过去。此时,一阵阵轻微的寒风袭来,让人感到阵阵寒意。春天的景色本是美好而令人愉悦的,但此刻却似乎故意撩拨人心,让人无法入眠。月光悄悄移动,将花儿的影子投射在栏杆之上,更添了几分孤寂与清冷。
“夜直”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夜难眠的场景,通过金炉香尽、漏声残、轻风寒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巧妙地将春色与人的情感相结合,用“春色恼人眠不得”一句,将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烦躁相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月移花影上栏干的描绘,又增添了几分诗意与美感,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与意境上都达到了较高的境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或情感状态有关。在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善于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心境。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在某个春夜,因思念亲人、朋友或某种难以言说的情感而难以入眠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春夜的景色与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内心烦恼的无奈。
作者介绍:
这首诗的作者为王安石,他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他善于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人生哲理以及情感世界。这首《春夜》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人格魅力。
王安石简介
宋代·王安石的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的诗(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