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商隐的诗 > 乐游原

乐游原

[唐代]:李商隐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


“乐游原”译文及注释

傍晚的时候心情不太舒畅,驱车来到乐游古塬上游赏。

夕阳返照的光辉非常美好,只是已近黄昏更令人惆怅。

“乐游原”鉴赏

一、这首诗是会昌四、五年(八四四──八四五)间,李商隐离河阳煺居太塬,往来京师,登乐游塬所作。内容描写了乐游塬傍晚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光阴易逝,好景难以久留的无限悲哀与惆怅之情。这里诗人所悲哀的既有自然界的时光变化,又有个人年华虚度、功业无成的感慨,总之是一种江河滚滚永不再来的没落之感,一种时代的悲凉之音。清何焯评云:「迟暮之感,沉沦之痛,触绪纷来,悲凉无限。」(《义门读书记》)

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极力讚嘆晚景之美。无限好,并不光是写夕阳,而是写在夕阳余晖照耀下,涂抹上一层金色的世界。诗人在乐游塬上,纵目平川,俯瞰长安,祖国壮丽的山河,引起了强烈的美的感受。所以,他才发出深沉的慨嘆──只是近黄昏,可惜啊,多美的景色,太阳,你慢一点沉下去,让我多欣赏一会儿吧!从这种珍视美景的观点看来,一切奋发向上的人,读了都不应该产生空虚之感,反之,更应该激励自己爱惜时光,不辜负这无比壮美的黄昏好景,才不失其积极意义。

创作背景

《乐游塬》选自《全唐诗》卷五百叁十九。乐游塬,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之南,高平之地叫做塬,此处高下敞豁,是当时有名的游览胜地。这首诗抒写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惋惜和怅惘。其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更是富于哲理的名句。

李商隐简介

唐代·李商隐的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李商隐的诗(83篇)

猜你喜欢

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唐代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唐代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唐代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石鱼湖上醉歌

唐代元结

漫叟以公田酿酒,因休暇,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偏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唐代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放言五首·其四

唐代白居易

谁家宅第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顶波。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


杨布打狗

先秦列御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新嫁娘词三首

唐代王建

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

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

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

遣郎铺簟席,相并拜亲情。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集灵台·其一

唐代张祜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代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