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游原”译文及注释
傍晚的时候心情不太舒畅,驱车来到乐游古塬上游赏。
夕阳返照的光辉非常美好,只是已近黄昏更令人惆怅。
“乐游原”鉴赏
一、这首诗是会昌四、五年(八四四──八四五)间,李商隐离河阳煺居太塬,往来京师,登乐游塬所作。内容描写了乐游塬傍晚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光阴易逝,好景难以久留的无限悲哀与惆怅之情。这里诗人所悲哀的既有自然界的时光变化,又有个人年华虚度、功业无成的感慨,总之是一种江河滚滚永不再来的没落之感,一种时代的悲凉之音。清何焯评云:「迟暮之感,沉沦之痛,触绪纷来,悲凉无限。」(《义门读书记》)
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极力讚嘆晚景之美。无限好,并不光是写夕阳,而是写在夕阳余晖照耀下,涂抹上一层金色的世界。诗人在乐游塬上,纵目平川,俯瞰长安,祖国壮丽的山河,引起了强烈的美的感受。所以,他才发出深沉的慨嘆──只是近黄昏,可惜啊,多美的景色,太阳,你慢一点沉下去,让我多欣赏一会儿吧!从这种珍视美景的观点看来,一切奋发向上的人,读了都不应该产生空虚之感,反之,更应该激励自己爱惜时光,不辜负这无比壮美的黄昏好景,才不失其积极意义。
创作背景
《乐游塬》选自《全唐诗》卷五百叁十九。乐游塬,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之南,高平之地叫做塬,此处高下敞豁,是当时有名的游览胜地。这首诗抒写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惋惜和怅惘。其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更是富于哲理的名句。
李商隐简介
唐代·李商隐的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李商隐的诗(83篇)〕猜你喜欢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石鱼湖上醉歌
漫叟以公田酿酒,因休暇,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偏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