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商隐的诗 >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译文及注释

见面不容易,离别也太难,东风已经无法挽救百花的凋残。

春蚕直至死才吐完最后那口丝,蜡烛成了灰后,流下的泪儿才乾。

晨起怕照镜,只愁云鬓散乱,夜间吟咏,一定也感到月光太寒。

从这里到蓬山没有多少路,绿衣使者嗬,请为我去看看。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鉴赏

唐代是中国诗歌最鼎盛时期,除了盛唐的王维和李白,介乎盛唐和中唐之间的杜甫,中唐的白居易,到了晚唐仍有不少出色的诗人,李商隐是其中之一。他与杜牧齐名,有「小李杜」之称,但他对后世的影响比杜牧大得多。许多评论家认为,李商隐的在唐代诗人的重要性,仅次于李白、杜甫和王维。清人选辑的《唐诗叁百首》,李商隐诗的数量就佔第四位。他的七律写得很好,更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以清丽词句构成朦胧委婉之美。在宋代及以后,李商隐诗受到很多人喜爱,也有多人模仿。

李商隐以他的「无题诗」最受注意,在李商隐之前并没有人刻意以「无题」为诗命题,只有些因年代久远而遗失题目,而李商隐诗作中却有十多首题作《无题》。这些《无题》诗大多含蓄委婉,主题隐晦,有众多不同的解说。有人认为李商隐《无题》诗中另有寄託,这与他的坎坷政治经歷有关。李商隐自负才华,但一直没有晋身官场的门径,直到遇上当时的天平节度使令狐楚。令狐楚很赏识李商隐,让他成为自己的幕僚。因令狐楚的关係,李商隐终于得中进士。但不久令狐楚病逝,李商隐应泾源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到甘肃任幕僚。王茂元很赏识他,甚至把女儿嫁了给他,谁料这令李商隐捲入了当时的「牛李党争」漩涡之中。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被视为李党中人。李商隐投靠王茂元,被牛党的人认为他忘恩负义,而李党的人又认为他是牛党。于是李商隐两面不讨好,无论牛党还是李党当政,他都受到排挤,终其一生只能在不同地方当低级幕僚。政治上的打击,加上后来中年丧妻,使李商隐心中有难解的郁结,他的诗作也常见难以言喻的感伤。

这里介绍李商隐「无题诗」中最为人传诵的一首。诗歌既称「无题」,我们不知道是为了甚么主题而写,只能以字面去理解诗意。这似一首爱情诗,表现相思之情的缠绵悱恻。诗的第一句便有无限伤感,句中用了两个「难」字,「相见时难」表示与相思之人难以见面,「别亦难」却不是困难,而是分别时难以割捨,痛苦难以忍受。第二句写「东风无力」,意即春天已近尾声,百花开始凋谢,比喻美好时光的逝去,有一种无奈之感。第叁、四句最为经典,写一种深刻的思念和痴情,至死不渝。「丝」与「思」谐音,表示自己对相思之人的想念,有如春蚕吐丝,至死方休。蜡炬燃烧时滴下蜡泪有如人的哭泣,借以表示这种不能相聚的悲哀不绝,像蜡炬要烧尽成灰泪才会乾。诗人以形象化的意象去表现抽象的感情,表示相思眷恋之深,却因无法相聚而致失望痛苦,但内心仍有一种炽热的追求,至死不渝。

以上四句写内在的感情,下面则从外在描写进一步刻划感情。第五句写主人公早上照镜发现云鬓有变,应是因思念的折磨致鬓髮变白,看到自己憔悴的样子又不免发愁。第六句写晚上大概不能成寐,吟诗遣怀,但也无法排解,只有凄冷的月光相伴。他这样夜不成寐,早上为颜容憔悴发愁,形成恶性循环,越堕越深。尾联写既思念深切,却又无法见面,只好盼望有使者代传音讯。诗人以蓬山借喻对方居处,既无路可登,希望有像王母使者的青鸟,飞到山上代为探望。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按照律诗的规则,中间两联需要对仗。这首诗的颔颈两联就对偶工整,但又似随口道来,完全不觉有斧凿痕迹。李商隐的《无题》诗大多含蓄委婉,主题朦胧,有众多不同的解说,而他以清丽词句和丰富的意象表现细腻的感情,音节铿锵,哀婉动人,受到歷代的欣赏。

创作背景

李商隐的无题诗,在他的集子里很多,无论古、近体,无论律绝诗都有。因为无题,再加上他的故为隐僻,以致自古没有一定的解释。

这是一首盪气迴肠的哀情诗。「春蚕」一联,脍炙人口,传诵千古。

冯浩《集注》说:「首言相晤为难,光阴易过;次言己之愁思,毕生以之,终不忍绝;五言惟愁岁不我与;六谓长此孤冷之态;末句则谓,未审其意旨究何如也。」此只就字面逐句揣度其意,始终未说出所以然来。

据苏雪林女士考证,开成四年,文宗为追悔太子之死,杀了一些谗谮太子的宫人。《新唐书:庄恪太子传》:「是年暴薨,帝悔之。明年下诏以陈王为太子,置酒殿中,有俳儿缘橦,父畏其颠,环走橦下。帝感动,谓左右曰:『朕有天下,反不能全一儿乎?』因泣下。即取坊工刘楚才数人,付京兆榜杀之,及禁中女倡十人毙永巷,皆短毁太子者。」卢轻凤给文宗生了蒋王宗俭,谗谮太子时可能有她。此次所杀宫内女倡,亦可能有向卢氏姊妹学歌舞的弟子。因此后来她俩即畏罪投井自杀。

此诗即义山于此案发生时所作。当时义山听到诛杀宫人,已担心他的爱人危险,但苦不知真相,在外着急万分。头句是说,见面和分别,都不容易,因为宫墙内外,宛如仙凡之隔。次句藉春尽花残,写自己无力护花。叁四两句,乃写彼此情深,至死不渝。五六两句,想像卢氏姊妹近况──对镜已经发愁,并一定觉得情形不对了吧──「应觉月光寒」?末联是究竟真相如何,自己猜想无用,还是派人去探听探听的好。

李商隐简介

唐代·李商隐的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李商隐的诗(83篇)

猜你喜欢

问刘十九

唐代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凉思

唐代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代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夜月 一作:月夜 环佩 一作:环珮)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北青萝

唐代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唐代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西塞山怀古

唐代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独不见

唐代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除夜宿石头驿

唐代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听筝

唐代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寄韩谏议注

唐代杜甫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芙蓉旌旗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

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