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岑参的诗 > 寄左省杜拾遗

寄左省杜拾遗

[唐代]: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寄左省杜拾遗”译文及注释

我们同趋丹陛,分列殿庭两侧,官职有别,如同星宿分列紫微垣一样。

清晨,我们随着天子的仪仗入朝,傍晚,又披着御香的气息返回。

我因为年华老去,白发渐生,而悲伤花儿的凋零;又因为身居高位,却无所作为,而羡慕那自由飞翔的鸟儿。

在这圣明的朝代,朝廷无事可谏,因此我的谏书也变得越来越稀少。

“寄左省杜拾遗”鉴赏

这首诗是岑参写给同为朝廷官员的杜拾遗(即杜甫)的。诗中通过描绘朝臣们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自身境遇以及朝政状况的感受和思考。

首联“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描述了朝臣们上朝的情景。他们同趋丹陛,分列两侧,如同星宿分列紫微垣一样,形象地展现了朝廷的庄严和朝臣们的身份地位。

颔联“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则进一步描绘了朝臣们的日常生活。他们清晨随着天子的仪仗入朝,傍晚又披着御香的气息返回。这里,“天仗”和“御香”都是朝廷的象征,通过这两个细节,诗人生动地展现了朝臣们与朝廷的紧密联系。

颈联“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因为年华老去,白发渐生,而悲伤花儿的凋零;又因为身居高位,却无所作为,而羡慕那自由飞翔的鸟儿。这里,“白发”和“花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青云”和“鸟飞”则象征着自由和无限的可能。诗人通过这两个对比鲜明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自由的向往。

尾联“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则是对朝政状况的评价。诗人认为在这个圣明的朝代,朝廷无事可谏,因此他的谏书也变得越来越稀少。这里,“圣朝无阙事”既是对朝廷的赞美,也隐含了对朝政状况的担忧。因为在一个真正圣明的朝代,应该时刻保持着对朝政的关注和思考,而不是无事可谏。诗人通过这一评价,表达了自己对朝政状况的深刻思考和对自身职责的反思。

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朝臣们的生活情景和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自身境遇以及朝政状况的感受和思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生命、自由和朝政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朝廷官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岑参简介

唐代·岑参的简介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岑参的诗(30篇)

猜你喜欢

西塞山怀古

唐代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寄左省杜拾遗

唐代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过香积寺

唐代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江南曲

唐代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唐代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唐代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石鱼湖上醉歌

唐代元结

漫叟以公田酿酒,因休暇,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偏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唐代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新嫁娘词三首

唐代王建

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

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

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

遣郎铺簟席,相并拜亲情。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集灵台·其一

唐代张祜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