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岑参的诗 > 逢入京使

逢入京使

[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译文及注释

我向东遥望家乡,回家的路既遥远又漫长。我的热泪沾湿了衣袖,不断地流淌。

在这奔驰的马上,我们意外相遇,但我手中无纸笔可以书写。请帮我告诉家人,我一切安好,无需挂念。

“逢入京使”鉴赏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在外漂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家人的牵挂。首句“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远离家乡,无法归家。第二句“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通过描绘诗人的热泪,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一句,既揭示了诗人与友人的意外相遇,也暗含了诗人因无法写信给家人而感到的遗憾和焦虑。而最后一句“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则是诗人内心的强烈愿望,他希望友人能够帮他传达给家人他平安的消息,以减轻家人的担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简单的叙述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家人的牵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旅途中与友人相遇,因无法写信给家人而写下的。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传递困难,远离家乡的游子常常无法与家人保持联系,只能通过书信或者友人传达消息。而这首诗,正是表达了这种无奈和痛苦,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和牵挂。

岑参简介

唐代·岑参的简介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岑参的诗(30篇)

猜你喜欢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代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独不见

唐代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赠阙下裴舍人

唐代钱起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蜀先主庙

唐代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般 一作:一番)


春宵

宋代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唐代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任 一作:待)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代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唐代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


同题仙游观

唐代韩翃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