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王维的诗 > 寄荆州张丞相

寄荆州张丞相

[唐代]:王维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

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寄荆州张丞相”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所思念的人在何方?重山叠嶂,只能怅然遥望荆州。

我虽满腹才华,可天下却无人赏识,没有您张丞相的擢升,恐怕我还寂寂无名。您的知遇之恩,我终身难忘。

您遭不幸,被贬荆州,我也将追随您,退出这污浊的官场。归隐田园。

南飞的大雁呀,你们振翅高飞,可是怎能将我的思绪传与荆州的故人?

注释

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张丞相:即张九龄。张九龄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贬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所思:所思慕的人,所思虑的事。《楚辞·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怅望:惆怅地看望或想望。南朝齐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此处借指荆州。

举世:普天下。《庄子·逍遥游》:“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方将:将来,未来。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汉武帝徐乐诸才,备应对之能,而雄猜多忌,岂获晤言之适,不诬方将,庶必贤于今日尔。”农圃:种粮和种菜的人。晋张载《七哀诗》:“颓陇并垦发,萌隶营农圃。”

艺植:种植,耕种,栽植。《北史·铁勒传》:“近西边者,颇为艺植,多牛而少马。”老丘园:终老于田园。《旧唐书·刘黑闼传》:“天下已平,乐在丘园为农夫耳。起兵之事,非所愿也。”

飞雁:一作“飞鸟”。飞:《全唐诗》校:“一作无。”

何由:怎能。南朝宋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修竹茂林》诗:“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

“寄荆州张丞相”鉴赏

赏析

《寄荆州张丞相》这首诗寄托作者对张九龄的深切怀念,抒发世无知音,自己也将归老田园的情怀。

首联起笔疑问,设置悬念,然后用脑海中的想象做答,并点题,表明对张丞相的思念。“所思竟何在”,诗人“思”那名动一时的名相在哪里,接着“怅望深荆门”,既表达了对张九龄的深深怀念,又写出了对当时黑暗政治的不满。颔联则是加深了这种不满的感情,在抒情上更进一层。“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追忆往事,诉说自己仕途的坎坷及对张九龄赏识、提拔自己的感激。“无相识”略显夸张,有明显的奉承之意;或有双关意,指别的丞“相”不“识”己的意思。颈联表明自己的立场:“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说明自己不会与昏暗的官僚门同流合污,将隐居于山川田园之中。那山水田园就是诗人在红尘中一直所沉吟向往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归隐的决心。尾联讲寄言,“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眼睛望着南飞雁,一直看它们飞到天边的尽头,消失为止,与“怅望”首尾呼应。此处用了“雁”、“言”谐音,似乎也是在说或许那南飞雁能帮诗人捎带去吧。诗人寄思念之情于南飞大雁中,更以鸿雁过尽,无从寄书,抒发自己难言的隐痛,意在言外。

全诗以景结束,苏轼赞王维“诗中有画”,“目尽南飞雁”有这个意思。以此收束全文,低吟婉转,更觉深沉。诗歌语言朴实无华,自然天成,处处透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意。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张九龄为中书令,次年擢王维为右拾遗,是年王维三十五岁。王维视张九龄为伯乐、恩人。当张九龄被贬荆州之后,举朝之士但求自保,王维却不避权贵,写成此诗表达对张的知遇之恩。  

王维简介

唐代·王维的简介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王维的诗(74篇)

猜你喜欢

大道之行也

先秦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秋霁

唐代崔道融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倦夜

宋代苏轼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

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好事近

宋代石孝友

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闻道梦云楼外,正小桃花发。

殷勤留取最繁枝,樽前待闲折。准拟乱红深处,化一双蝴蝶。

太湖(三首)

明代胡缵宗

傍海月生潮不出,缘江路隔水还连。

两山云出东西树,五夜星摇上下天。

洞口鳞鳞千顷玉,水心皛皛万家烟。

鸟喧花发壶觞乱,太守颓然醉欲仙。

孙叔敖为儿之时

两汉王充

孙叔敖为儿之时,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对其母泣,母问其故,对曰︰「我闻见两头蛇死;向者出见两头蛇,恐去母死,是以泣也。」其母曰︰「今蛇何在?」对曰︰「我恐后人见之,即杀而埋之。」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必报之,汝必不死,天必报汝。」叔敖竟不死,遂为楚相。

长相思·树槎牙

宋代石孝友

树槎牙。冰交加。冷艳疏疏瘦影斜。几枝梅花放。天一涯。语三叉。已是情多怨物华。那堪更忆家。

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

宋代宋祁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南歌子·乱絮飘晴雪

宋代石孝友

乱絮飘晴雪,残花绣地衣。西园歌舞骤然稀。只有多情蝴蝶、作团飞。旧事深琴怨,新愁减带围。倚楼凝望更依依。怕见一天风雨、卷春归。

江城子 其一

宋代石孝友

青青杨柳水边桥。水迢迢。柳摇摇。缓引离觞,频驻木兰桡。

我是行人君是客,俱有恨,总无聊。

冰澌波暖数琼瑶。舞晴飙。拂春潮。一片别魂,销尽遣谁招。

不似严阳山上雪,魂易尽,雪难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