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老子的诗 > 道德经·第五章

道德经·第五章

[先秦]:老子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五章”译文及注释

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风箱吗?

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道德经·第五章”鉴赏

这段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老子通过天地与圣人的对比,阐述了“无为而治”的理念。他认为,天地对待万物,圣人对待百姓,都应该像风箱一样,保持其空虚而能生发的特性,不应过度干预,而应顺应自然,让万物自生自灭,百姓自给自足。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中的“不仁”,并非指不道德或无慈悲,而是指不带有个人情感或偏见。老子强调,天地和圣人都不应以自己的好恶来对待万物或百姓,而应一视同仁,顺应自然规律。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老子用风箱作为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天地之间的运作机制。风箱空虚而能生发风气,正如天地之间虽然看似空虚,但却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自然而成的,不需要人为的干预或控制。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风箱(或天地)的特性。即使它空虚,但并不会因此屈服或失去功能;相反,当它运动时,会生发出更多的风气(或生命力)。这正如天地之间,虽然看似空旷无物,但实则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生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是老子对为政者的告诫。他认为,政令繁多、言辞琐碎往往会使人困惑不解,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他主张为政者应保持虚静之心,不要过度干预或发表过多的言论,而应顺应自然规律,让事情自然而然地发展。

全文表达的感情:

全文表达了老子对于“无为而治”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他通过天地与圣人的对比、风箱的比喻以及为政者的告诫,阐述了顺应自然、保持虚静的重要性。他反对过度干预和人为控制,主张让万物和百姓自生自灭、自给自足。这种思想体现了老子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人类智慧的谦逊态度。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为政者的期望和告诫,希望他们能够保持虚静之心,顺应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

老子简介

先秦·老子的简介

老子姓名: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

生卒年月:约公元前571年~约公元前470年(一说公元前471年)。

出生地:楚国或陈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厉乡(一作赖乡)曲仁里人(一说安徽省涡阳县人)。

别称:老子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在道教中被尊为道祖,称为太上老君,又为三清中的道德天尊。 ...〔► 老子的诗(1篇)

猜你喜欢

还邓觉民诗卷

宋代孙嵩

南山竹机笛,北山桐可琴。

得如听松风,中有太古音。

怀钱唐罗隐、章鲁封

唐代贯休

二子依公子,鸡鸣狗盗徒。

青云十上苦,白发一茎无。

风涩潮声恶,天寒角韵孤。

别离千万里,何以慰荣枯。

听筝

唐代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新城道中二首其一

宋代苏轼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惜奴娇 其一

宋代石孝友

我已多情,更撞著、多情底你。把一心、十分向你。尽他们,劣心肠、偏有你。

共你。风了人,只为个你。宿世冤家,百忙里、方知你。

没前程、阿谁似你。坏却才名,到如今、都因你。是你。

我也没星儿恨你。

鹧鸪天·屏障重重翠幕遮

宋代石孝友

屏障重重翠幕遮。兰膏烟暖篆香斜。相思树上双栖翼,连理枝头并蒂花。敧凤髻,亸乌纱。云慵雨困兴无涯。个中赢取平生事,兔走乌飞一任他。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四八 王文正公

明代孙承恩

王公盛德,休休其容。人讦我誉,荐贤为公。智名勇能,公无可述。

致时太平,乃见公绩。

狼子野心

清代纪昀

  沧州一带滨海煮盐之地,谓之灶泡。袤延数百里,并斥卤不可耕种,荒草粘天,略如塞外,故狼多窟穴于其中。捕之者掘地为井,深数尺,广三四尺,以板覆其上,中凿圆孔如盂大,略如枷状。人蹲井中,携犬子或豚子,击使嗥叫。狼闻声而至,必以足探孔中攫之。人即握其足立起,肩以归。狼隔一板,爪牙无所施其利也。然或遇其群行,则亦能搏噬。故见人则以喙据地嗥,众狼毕集,若号令然,亦颇为行客道途患。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昼寝厅室,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寝,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笠翁对韵·十二文

清代李渔

忧对喜,戚对欣。五典对三坟。佛经对仙语,夏耨对春耘。烹早韭,剪春芹。暮雨对朝云。竹间斜白接,花下醉红裙。掌握灵符五岳篆,腰悬宝剑七星纹。金锁未开,上相趋听宫漏永;珠帘半卷,群僚仰对御炉薰。

词对赋,懒对勤。类聚对群分。鸾箫对凤笛,带草对香芸。燕许笔,韩柳文。旧话对新闻。赫赫周南仲,翩翩晋右军。六国说成苏子贵,两京收复郭公勋。汉阙陈书,侃侃忠言推贾谊;唐廷对策,岩岩直谏有刘蕡。

言对笑,绩对勋。鹿豕对羊羵。星冠对月扇,把袂对书裙。汤事葛,说兴殷。萝月对松云。西池青鸟使,北塞黑鸦军。文武成康为一代,魏吴蜀汉定三分。桂苑秋宵,明月三杯邀麯客;松亭夏日,薰风一曲奏桐君。

三姝媚·烟光摇缥瓦

宋代史达祖

烟光摇缥瓦,望晴檐多风,柳花如洒。锦瑟横床,想泪痕尘影,凤弦常下。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讳道相思,偷理绡裙,自惊腰衩。

惆怅南楼遥夜,记翠箔张灯,枕肩歌罢。又入铜驼,遍旧家门巷,首询声价。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记取崔徽模样,归来暗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