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韦应物的诗 > 寄李儋元锡

寄李儋元锡

[唐代]: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寄李儋元锡”译文及注释

去年那花开时节我们依依惜别,如今花开再度我们分别已一年。

世事如梦渺渺难料,春愁黯黯独我昏睡不醒。

多病的身躯让我想归隐田园间,看着邑中百姓流亡愧对国家俸禄。

听说你今年打算来探问我,我到西楼眺望几度见月圆。

“寄李儋元锡”鉴赏

首联:“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这两句诗以花为引,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去年花开时节,以及现在的时间——今年花开时节,已经过去了一年。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颔联:“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自身处境的忧虑。世事如梦,难以预料,让诗人感到迷茫和无助。而春天的愁绪又让他难以入眠,只能独自承受这份痛苦。

颈联:“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这两句诗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因为身体多病,渴望回归田园生活,享受宁静和安逸。然而,他又看到邑中百姓流亡失所,内心深感愧疚,因为自己作为官员,却未能尽到保护百姓的责任,拿着国家的俸禄却无法为百姓谋福利。

尾联:“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和思念。听说友人要来看望自己,诗人内心充满了期待和喜悦。然而,友人却迟迟未至,诗人只能独自登上西楼,望着圆圆的月亮,思念着远方的友人。月亮的圆缺变化,也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聚散离合。

情感表达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迁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世事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忧虑。诗人以花为引,以月为伴,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底蕴。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如百姓的流亡和官员的责任感等,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韦应物简介

唐代·韦应物的简介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韦应物的诗(22篇)

猜你喜欢

秋雨叹三首·其一

唐代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别范安成

南北朝沈约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

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咏煤炭

明代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临江仙·枕上莺声初破睡

宋代石孝友

枕上莺声初破睡,峭寒轻透帘帏。起来惆怅有谁知。雨狂风转急,揉损好花枝。薄幸别来春又老,等闲误却佳期。斜阳影里立多时。远山何事□,相对蹙修眉。


陇西行四首·其二

唐代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春闺 一作:深闺)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唐代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华下

唐代司空图

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

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


喜外弟卢纶见宿

唐代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酬刘员外见寄

唐代严维

苏耽佐郡时,近出白云司。

药补清羸疾,窗吟绝妙词。

柳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

欲识怀君意,明朝访楫师。


二月二十四日作

宋代陆游

棠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

且祈麦熟得饱饭,敢说谷贱复伤农。

崖州万里窜酷吏,湖南几时起卧龙?

但愿诸贤集廊庙,书生穷死胜侯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