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咏蛙”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作者的高傲自信与不凡气度,同时也蕴含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命力的颂扬。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译文:
我独自坐在池塘边,姿态犹如猛虎踞守,在绿荫浓郁的树下修养精神。待到春天来临,我若不先开口吟唱,又有哪个虫儿敢发出声响来挑战呢?
“七绝·咏蛙”鉴赏
形象生动,寓意深远:诗中的“独坐池塘如虎踞”一句,以猛虎踞守之姿形容诗人的独坐,不仅展现了诗人威严、不可侵犯的形象,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强大与自信。而“绿荫树下养精神”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悠然自得、修养身心的状态,为后文的“春来开口”做了铺垫。
借物言志,表达自信:“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两句,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春天为背景,以虫儿为喻,表达了自己在时机成熟时必将发声的自信与决心。这里的“虫儿”可以理解为那些平庸之辈或挑战者,而诗人则自比为春天的先行者,只有他才有资格和勇气在春天到来时率先发声。这种自信与霸气,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整首诗将自然景物(池塘、绿荫树、春天)与人文情感(自信、决心、期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又通过借物言志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与志向寄托于自然之中,使得整首诗既具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意味。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的高傲自信与不凡气度,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命力的颂扬。它是一首充满力量与美感的佳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欣赏。
毛泽东简介
近现代·毛泽东的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 毛泽东的诗(54篇)〕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送张左司)
君恩九鼎重,臣命一毫轻。出身事主,刚甚须作不平鸣。老却西山薇蕨,闲损南窗松菊,羞死汉公卿。豺狼敢横道,草木要知名。
秋已素,人又去,若为情。长沙何在,风送呜咽暮潮声。举棹却寻归路,挥尘莫谈时事,得酒且频倾。一片古时月,千里伴君行。
惜奴娇·我已多情
我已多情,更撞著、多情底你。
把一心、十分向你。
尽他们,劣心肠、偏有你。
共你。风了人,只为个你。
宿世冤家,百忙里、方知你。
没前程、阿谁似你。
坏却才名,到如今、都因你。
是你。我也没星儿恨你。
传言玉女
雪压梅梢,金袅柳丝轻敛。锦宫春早,乍风和日暖。华国翠路,九陌绮罗香满。连空灯火,满城弦管。
月射西楼,更交光照夜宴。万人拥路,指鳌山共看。花旗翠帽,到处朱高卷。归时常是,漏残银箭。
无题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
春人饮春酒,春鸟哢春声。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人归万里外,意在一杯中。
只虑前程远,开帆待好风。
自入长信宫,每对孤灯泣。
闺门镇不开,梦从何处入。
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
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