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韦应物 的诗 > 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译文及注释

我最爱溪涧旁有自生自长的芳草,溪涧上黄鹂鸟时时在密林啼叫。

夜里潮水夹带着豪雨汹涌湍急,荒凉的渡口空无一人,只有小船随意停靠。

“滁州西涧”鉴赏

一、这首诗是作者在滁州刺史任上所写。通过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表露了作者恬淡的胸襟。此诗构思精巧,遣词工稳。格调自然天成,平易明快。全诗不以追求词藻的工巧取胜,而是敏锐地发现生活中极有情趣的事物,使用白描手法,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形象鲜明,立体感强。

二、诗中创造的一系列意象,无不融铸进诗人之人格精神。诗人笔下那茂草密树、婉转鸟语、知时春雨、急湍的涧流、闲适的小舟、荒野里的渡口,无不横溢着春的情意,无不体现着自然山水那生机勃勃的气息,无不使人陶醉其间。这些意象便构成了一个蕴含着生命之意趣的幽深恬淡的境界,诗人对这种境界的创造,表明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取向,是作者追求淡泊、闲适之心态的外化。

创作背景

《滁州西涧》选自《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三,是诗人于唐德宗建中二年(七八一)任滁州刺史时所作。滁州,唐时属淮南东道,州治在今安徽省。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门外,景色幽美,诗人常到那里流连,这是他写景抒情之代表作,表露出恬淡的情怀。

韦应物 简介

唐代·韦应物 的简介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韦应物 的诗(22篇)

猜你喜欢

怡然观海

元代高克恭

日日依山看荃湾,帽山青青无颜改。

我问沧海何时老,清风问我几时闲。

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唐代李颀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菩萨蛮·春波软荡红楼水

清代吴锡麒

春波软荡红楼水,多时不放莺儿起。一样夕阳天,留寒待禁烟。

已是人消瘦,只此情依旧。可奈别离何,明朝杨柳多。


江天暮雪

元代陈孚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

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风入松·寄柯敬仲

元代虞集

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

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语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书院二小松

唐代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

清代纳兰性德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阑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咏蝉

唐代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客思深一作: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不堪一作:那堪)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锦屏山

宋代林景熙

锦障郁嵯峨,秀出城之西。

直是神气积,宛若屏障开。

苍翠接重壤,上与浮云齐。

幽花被晴壁,古树攲层崖。

下有张夫子,读书事幽栖。

于今几百岁,衣冠世多才。

伟哉据名胜,林泉足徘徊。

兹晨幸休暇,杖屦同攀跻。

和风袭轻裾,好鸟鸣喈喈。

勇往遽忘疲,穷深陟崔嵬。

极目万里外,顿觉群山低。

长啸倚苍松,畅然舒我怀。


霜天晓角·晚次东阿

清代朱彝尊

鞭影匆匆,又铜城驿东。过雨碧罗天净,才八月,响初鸿。

微风何寺钟?夕曛岚翠重。十里鱼山断处,留一抹、枣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