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孔平仲的诗 > 寄向公美使

寄向公美使

[宋代]:孔平仲

田窦当时亦后家,豕贪羊狠事空花。

化行今日皆谦愿,心吉夫君少等差。

工作隶书无小草,早分恩赐只团茶。

木盘宴馔皆心广,黄雀亲来粟满畬。

“寄向公美使”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似乎融合了历史典故、道德教化、日常生活与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译文及赏析,以及全诗所表达的感情的探讨。

译文:

昔日田窦两家也曾是显赫的外戚之家,但他们的贪婪与狠毒最终如同空花般消散无迹。如今世道已变,人们皆以谦逊和顺为美德,希望心地善良的人能够稍微得到一些优待。我从事隶书书写,不求草书之速,只愿安稳度日;早年便分得恩赐,不过是些团茶而已,别无他求。在木盘盛放的宴席上,每一道菜都蕴含着主人的宽广心胸;就连黄雀也似乎感受到了这份诚意,亲自飞来,田间的粟米因此堆满。

“寄向公美使”鉴赏

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诗的前两句通过“田窦当时亦后家,豕贪羊狠事空花”引出了历史典故,暗示了权势与贪婪的短暂与虚无,与后文“化行今日皆谦愿”所描绘的当今社会风气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谦逊、和顺美德的赞美。 个人生活的淡泊:“工作隶书无小草,早分恩赐只团茶”两句,诗人以自己的日常生活为例,展现了其淡泊名利、安于现状的生活态度。隶书与小草的对比,可能也暗含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与追求——不求浮华,但求质朴。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木盘宴馔皆心广,黄雀亲来粟满畬”两句,通过描绘宴席上的丰盛与黄雀的亲近,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处。这种和谐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的丰盈,更体现在人心的宽广与善良。 全诗表达的感情:

全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个人生活的淡泊以及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等多个层面,表达了诗人对谦逊、和顺美德的崇尚,对淡泊名利、安于现状生活态度的追求,以及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向往。整首诗洋溢着一种宁静、淡泊而又充满人文关怀的情感氛围。

孔平仲简介

宋代·孔平仲的简介

孔平仲孔平仲,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诗人和史学家,是孔子后裔,生于庆历四年(1044年),卒于政和元年(1111年),享年六十八岁。他字毅父(也有资料记载为义甫),出生于今江西省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 孔平仲的诗(6篇)

猜你喜欢

柳梢青

宋代石孝友

云髻盘鸦。眉山远翠,脸晕微霞。燕子泥香,鹅儿酒暖,曾见来那。

秋光已著黄花。又恰恨、尊前见他。越样风流,恼人情意,真个冤家。

孟冬寒气至

两汉古诗十九首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南歌子 其四

宋代石孝友

畴昔飞鸾侣,而今断雁行。西风岭外下斜阳。无赖一钩新月、挂人肠。

双泪沾襟袖,孤灯对客床。枕馀衾剩只残香。别得娇痴不睡、也思量。

赋张袁州隐斋三首其一

宋代度正

少时见敲搒,濈濈背欲汗。

及壮事州县,稍稍觉不惮。

由来只一心,今昔非异见。

君子远庖厨,夫岂恶刍豢。

长恐恶今熟,此道出无间。

是隐乃在我,扁榜安用办。

君侯退归来,此意却无限。

王戎不取道旁李

先秦先秦侠名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暑热思风

宋代王令

坐将赤热忧天下,安得清风借我曹?

力卷雨来无岁旱,尽吹云去放天高。

岂随虎口令轻啸,愿助鸿毛绝远劳。

江海可怜无际岸,等闲假借作波涛。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四八 王文正公

明代孙承恩

王公盛德,休休其容。人讦我誉,荐贤为公。智名勇能,公无可述。

致时太平,乃见公绩。

明月何皎皎

两汉古诗十九首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还邓觉民诗卷

宋代孙嵩

南山竹机笛,北山桐可琴。

得如听松风,中有太古音。

水调歌头 其二 赵倅生辰

宋代石孝友

萧滩韵环佩,玉笥灿玲珑。仙源积庆,当日占梦兆维熊。

学业肯先歆向,文焰已高白贺,飞步更蟾宫。秀色溢眉宇,雄辩倒心胸。

作儿戏,为亲寿,捧霞钟。彩衣摇曳,光映怀橘堕双红。

正好平分风月,且伴能言桃李,鲸吸海涛洪。行赴紫泥诏,归拜黑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