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帘

[宋代]:孔平仲

百尺风外帘,常时悬高阁。

若誇酒味美,聊劝行人酌。

但浇愁肠宽,奚畏守犬恶。

客心方摇旌,逢此慰寂寞。


“酒帘”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直接的情感表达,描绘了一个场景,并借此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态度。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译文及赏析:

译文:

高阁之上,百尺之外的风轻轻吹动帘幕,这帘幕时常悬挂在那里,静静地见证着过往。如果有人夸赞这里的酒味美妙,那么就姑且劝一劝路过的行人,不妨停下脚步,品尝一番。这酒啊,能够浇灭心中的愁苦,让忧愁的思绪得以宽解,又何必害怕那看门犬的凶恶呢?行人的心本就如摇动的旌旗一般,漂泊不定,而此刻,恰好遇到这样的美酒与场景,足以慰藉他们内心的寂寞与孤独。

“酒帘”鉴赏

场景描绘:诗的前两句“百尺风外帘,常时悬高阁”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高阁之上、风吹帘动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生动的氛围。这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描绘,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期待或守候。

情感寄托:接下来的“若誇酒味美,聊劝行人酌”两句,诗人巧妙地通过“酒”这一元素,将情感寄托于其中。酒在这里不仅是物质的享受,更是情感的媒介,它连接着诗人与行人,让彼此在品味中感受到一种共鸣与慰藉。 态度表达:“但浇愁肠宽,奚畏守犬恶”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一种豁达与无畏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忧愁与困难,诗人选择用酒来宽解自己的愁肠,而不是被它们所束缚。同时,他也不畏惧任何外在的阻挠或威胁(如“守犬恶”),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的坚韧与自信。

情感升华:最后两句“客心方摇旌,逢此慰寂寞”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以“客心”喻指行人的内心,他们的心本就如摇动的旌旗一般,充满了不确定与漂泊感。而此刻,他们遇到了这样的美酒与场景,仿佛找到了一个可以停靠的港湾,内心的寂寞与孤独得到了极大的慰藉。这种情感的升华,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与温暖。

全诗表达的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忧愁与孤独时,选择用豁达与无畏的态度去面对,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分享(如劝行人酌酒)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行人内心孤独与漂泊的同情与关怀,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珍视与渴望。

孔平仲简介

宋代·孔平仲的简介

孔平仲孔平仲,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诗人和史学家,是孔子后裔,生于庆历四年(1044年),卒于政和元年(1111年),享年六十八岁。他字毅父(也有资料记载为义甫),出生于今江西省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 孔平仲的诗(6篇)

猜你喜欢

丑奴儿(次韵何文成灯下镜中桃花)

宋代石孝友

菱花镜里桃花笑,清影团团。月淡风寒。深夜移灯许细观。

武陵溪上当时事,何处飞鸾。泪纸惊澜。飘尽红英不忍看。


恋绣衾(无题)

宋代辛弃疾

长夜偏冷添被儿。枕头儿、移了又移。我自是笑别人底,却元来、当局者迷。

如今只恨因缘浅,也不曾、抵死恨伊。合手下、安排了,那筵席、须有散时。


落日怅望

唐代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满庭芳·兰畹霜浓

宋代石孝友

兰畹霜浓,柳溪冰咽,春光先到江梅。瘦枝疏萼,特地破寒开。钩引天涯旧恨,双眉锁、九曲回肠。空销黯,故园何在,风月浸长淮。当年,吟赏处,醉山颓倒,飞屑成堆。怎奈向而今,雨误云乖。万里难凭驿使,那堪对、别馆离杯。谁知道,洛阳诗老,还有梦魂来。


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

唐代宋之问

逐臣北地承严谴,谓到南中每相见。

岂意南中歧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

云摇雨散各翻飞,海阔天长音信稀。

处处山川同瘴疠,自怜能得几人归。


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

清代厉鹗

月夜过七里滩,光景奇绝。歌此调,几令众山皆响。

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万籁生山,一星在水,鹤梦疑重续。挐音遥去,西岩渔父初宿。

心忆汐社沉埋,清狂不见,使我形容独。寂寂冷萤三四点,穿破前湾茅屋。林净藏烟,峰危限月,帆影摇空绿。随风飘荡,白云还卧深谷。


江汉

唐代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临江仙·常记梦云楼上住

宋代石孝友

常记梦云楼上住,残灯影里迟留。依稀绿惨更红羞。露痕双脸泪,山样两眉愁。数片轻帆天际去,云涛烟浪悠悠。今宵独宿古江头。水腥鱼菜市,风碎荻花洲。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五代冯延巳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忆王孙·天涯随梦草青青

明代沈宜修

天涯随梦草青青,柳色遥遮长短亭。枝上黄鹂怨落英。远山横,不尽飞云自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