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孔平仲的诗 > 发灵驿作

发灵驿作

[宋代]:孔平仲

晨装独入古河堤,杜宇无端向客啼。

昨夜东风吹猛雨,绿阴遮合不成泥。


“发灵驿作”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在清晨时分独自漫步于古河堤上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思与对自然变迁的感慨。

译文:

清晨时分,我独自装束整齐,踏上了古老的河堤。不料,杜鹃鸟却无端地对着我这个异乡人啼叫,声声凄切。回想起昨夜,东风猛烈地吹拂,带来了大雨倾盆。而今晨,绿意盎然的树荫已经密密地遮蔽了道路,使得地上的泥土还未有机会被雨水混合成泥泞。

“发灵驿作”鉴赏

情景交融:诗人以“晨装独入古河堤”开篇,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随后,“杜宇无端向客啼”一句,通过杜鹃鸟的啼声,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巧妙地表达了诗人作为异乡客的孤独与愁绪。杜鹃鸟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被视为悲鸟,其啼声往往能勾起人们的思乡之情或忧国忧民之感。

自然变迁的感慨:“昨夜东风吹猛雨,绿阴遮合不成泥。”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昨夜的风雨交加与今晨的绿树成荫,展现了自然界的迅速变迁。大雨虽然猛烈,但并未能在地面上留下长久的痕迹,反而被茂密的树荫所遮蔽,无法形成泥泞。这种景象让诗人不禁感慨于自然之力的强大与无情,同时也隐喻了人世间许多事情都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

情感表达:整首诗虽然以描绘自然景象为主,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诗人深深的忧思与感慨。从“独入”到“无端向客啼”,再到对昨夜风雨与今晨绿荫的描绘,无一不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愁绪以及对自然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全诗表达的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清晨时分独自漫步于古河堤上时的孤独与愁绪,以及对自然界迅速变迁的感慨与无奈。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体悟与感慨。

孔平仲简介

宋代·孔平仲的简介

孔平仲孔平仲,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诗人和史学家,是孔子后裔,生于庆历四年(1044年),卒于政和元年(1111年),享年六十八岁。他字毅父(也有资料记载为义甫),出生于今江西省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 孔平仲的诗(6篇)

猜你喜欢

发灵驿作

宋代孔平仲

晨装独入古河堤,杜宇无端向客啼。

昨夜东风吹猛雨,绿阴遮合不成泥。


崇安县驿

宋代陆游

驿外清江十里秋,雁声初到荻花洲。

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五代冯延巳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唐代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忆王孙·天涯随梦草青青

明代沈宜修

天涯随梦草青青,柳色遥遮长短亭。枝上黄鹂怨落英。远山横,不尽飞云自在行。


丑奴儿(次韵何文成灯下镜中桃花)

宋代石孝友

菱花镜里桃花笑,清影团团。月淡风寒。深夜移灯许细观。

武陵溪上当时事,何处飞鸾。泪纸惊澜。飘尽红英不忍看。


恋绣衾(无题)

宋代辛弃疾

长夜偏冷添被儿。枕头儿、移了又移。我自是笑别人底,却元来、当局者迷。

如今只恨因缘浅,也不曾、抵死恨伊。合手下、安排了,那筵席、须有散时。


落日怅望

唐代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满庭芳·兰畹霜浓

宋代石孝友

兰畹霜浓,柳溪冰咽,春光先到江梅。瘦枝疏萼,特地破寒开。钩引天涯旧恨,双眉锁、九曲回肠。空销黯,故园何在,风月浸长淮。当年,吟赏处,醉山颓倒,飞屑成堆。怎奈向而今,雨误云乖。万里难凭驿使,那堪对、别馆离杯。谁知道,洛阳诗老,还有梦魂来。


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

唐代宋之问

逐臣北地承严谴,谓到南中每相见。

岂意南中歧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

云摇雨散各翻飞,海阔天长音信稀。

处处山川同瘴疠,自怜能得几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