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石孝友的诗 > 满庭芳·兰畹霜浓

满庭芳·兰畹霜浓

[宋代]:石孝友

兰畹霜浓,柳溪冰咽,春光先到江梅。瘦枝疏萼,特地破寒开。钩引天涯旧恨,双眉锁、九曲回肠。空销黯,故园何在,风月浸长淮。当年,吟赏处,醉山颓倒,飞屑成堆。怎奈向而今,雨误云乖。万里难凭驿使,那堪对、别馆离杯。谁知道,洛阳诗老,还有梦魂来。


“满庭芳·兰畹霜浓”译文及注释

兰花园中霜气浓重,柳溪边冰层冻结,仿佛连春光也先一步降临到了江边的梅花上。那瘦弱的枝条上稀疏地点缀着花萼,梅花却特意在严寒中绽放。这景象勾起了我在天涯海角的旧日愁绪,双眉紧锁,心中愁肠百结。我黯然神伤,故园如今在何方?那风月是否还浸润着长长的淮河?

回想起当年,我们在那里吟诗作对,醉意中仿佛山都为之倾倒,飞落的碎屑堆积成堆。但如今却怎奈世事变迁,风雨无常,云散难聚。万里之遥,难以凭借驿使传递消息,更何况是在这离别的馆舍中举杯相对。又有谁知道,那位洛阳的诗坛前辈,是否也在梦中回到了这里。

“满庭芳·兰畹霜浓”鉴赏

自然景象与情感交融:词人以“兰畹霜浓,柳溪冰咽”开篇,通过描绘冬日严寒的景象,为全词奠定了一种清冷、孤寂的基调。随后,以“春光先到江梅”引出梅花在严寒中绽放的坚韧与美丽,进而引出词人的个人情感。这种自然景象与情感交融的写法,使得词作更加生动、感人。

对比与反衬:词中通过“当年”与“而今”的对比,展现了词人从昔日欢聚到今日离散的巨大反差。昔日的美好时光与今日的孤独无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词人的无奈与感慨。

象征与隐喻:梅花在词中不仅是一个自然物象,更是词人坚韧不拔、高洁自守的象征。同时,“雨误云乖”等词句也寓含了世事无常、人生多舛的深刻哲理。

表达的感情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境遇的无奈与感慨。词人以梅花为引子,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回忆往昔的点滴细节,展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他怀念那些与友人共度的欢乐时光,感叹如今的风雨无常、人生多舛。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远方故园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忧虑与不安。整首词情感真挚、深沉而复杂,让人感受到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石孝友简介

宋代·石孝友的简介

石孝友姓名:石孝友

字:次仲

籍贯:江西南昌

生卒年:不详

主要成就:以词著名,著有《金谷遗音》

...〔► 石孝友的诗(120篇)

猜你喜欢

丑奴儿(次韵何文成灯下镜中桃花)

宋代石孝友

菱花镜里桃花笑,清影团团。月淡风寒。深夜移灯许细观。

武陵溪上当时事,何处飞鸾。泪纸惊澜。飘尽红英不忍看。


恋绣衾(无题)

宋代辛弃疾

长夜偏冷添被儿。枕头儿、移了又移。我自是笑别人底,却元来、当局者迷。

如今只恨因缘浅,也不曾、抵死恨伊。合手下、安排了,那筵席、须有散时。


落日怅望

唐代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满庭芳·兰畹霜浓

宋代石孝友

兰畹霜浓,柳溪冰咽,春光先到江梅。瘦枝疏萼,特地破寒开。钩引天涯旧恨,双眉锁、九曲回肠。空销黯,故园何在,风月浸长淮。当年,吟赏处,醉山颓倒,飞屑成堆。怎奈向而今,雨误云乖。万里难凭驿使,那堪对、别馆离杯。谁知道,洛阳诗老,还有梦魂来。


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

唐代宋之问

逐臣北地承严谴,谓到南中每相见。

岂意南中歧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

云摇雨散各翻飞,海阔天长音信稀。

处处山川同瘴疠,自怜能得几人归。


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

清代厉鹗

月夜过七里滩,光景奇绝。歌此调,几令众山皆响。

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万籁生山,一星在水,鹤梦疑重续。挐音遥去,西岩渔父初宿。

心忆汐社沉埋,清狂不见,使我形容独。寂寂冷萤三四点,穿破前湾茅屋。林净藏烟,峰危限月,帆影摇空绿。随风飘荡,白云还卧深谷。


江汉

唐代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临江仙·常记梦云楼上住

宋代石孝友

常记梦云楼上住,残灯影里迟留。依稀绿惨更红羞。露痕双脸泪,山样两眉愁。数片轻帆天际去,云涛烟浪悠悠。今宵独宿古江头。水腥鱼菜市,风碎荻花洲。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五代冯延巳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忆王孙·天涯随梦草青青

明代沈宜修

天涯随梦草青青,柳色遥遮长短亭。枝上黄鹂怨落英。远山横,不尽飞云自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