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孙承恩的诗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四八 王文正公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四八 王文正公

[明代]:孙承恩

王公盛德,休休其容。人讦我誉,荐贤为公。智名勇能,公无可述。

致时太平,乃见公绩。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四八 王文正公”译文及注释

这位王公拥有盛大的德行,他的面容和蔼可亲,展现出一种从容不迫、谦逊有礼的风度。面对他人的诽谤与赞誉,他始终保持公正之心,乐于推荐贤能之士,为国家社稷着想,而非出于私利。在智慧和勇气方面,他或许并不刻意追求名声显赫,以至于在这些方面似乎没有太多可以直接称颂的事迹。然而,正是他这样默默无闻地努力,才使得国家迎来了太平盛世,这时人们才真正看到了他非凡的功绩。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四八 王文正公”鉴赏

品德高尚:文中首句“王公盛德,休休其容”便直接点出了王公的高尚品德和和蔼可亲的形象。这种品德不仅体现在他个人的修养上,更在于他能够以身作则,影响周围的人,为社会树立正面榜样。

公正无私:“人讦我誉,荐贤为公”一句展现了王公在处理人际关系和选拔人才时的公正无私。他不因个人好恶或外界评价而偏离正道,始终坚持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谦逊低调:“智名勇能,公无可述”并非真的说王公在智慧和勇气方面没有可称道之处,而是强调他并不追求个人名利,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事业中。这种谦逊低调的态度,使得他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工作,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就。

功在社稷:“致时太平,乃见公绩”是对王公功绩的最高评价。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国家带来了和平与繁荣,这种贡献是任何个人荣誉都无法比拟的。这也提醒我们,真正的伟大不在于个人的名声和地位,而在于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实际贡献。

综上所述,这段文字通过对王公品德、智慧、贡献等方面的赞美,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历史人物形象。他的故事不仅是对古代英雄的颂扬,更是对后世人们的一种鞭策和激励,鼓励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追求真理、服务社会。

孙承恩简介

明代·孙承恩的简介

孙承恩基本信息:孙承恩(1481年-1561年),字贞甫、贞父,号毅斋,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他是延平太守孙衍之子,中国明代著名的诗人和官员。 ...〔► 孙承恩的诗(7篇)

猜你喜欢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四八 王文正公

明代孙承恩

王公盛德,休休其容。人讦我誉,荐贤为公。智名勇能,公无可述。

致时太平,乃见公绩。

明月何皎皎

两汉古诗十九首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还邓觉民诗卷

宋代孙嵩

南山竹机笛,北山桐可琴。

得如听松风,中有太古音。

水调歌头 其二 赵倅生辰

宋代石孝友

萧滩韵环佩,玉笥灿玲珑。仙源积庆,当日占梦兆维熊。

学业肯先歆向,文焰已高白贺,飞步更蟾宫。秀色溢眉宇,雄辩倒心胸。

作儿戏,为亲寿,捧霞钟。彩衣摇曳,光映怀橘堕双红。

正好平分风月,且伴能言桃李,鲸吸海涛洪。行赴紫泥诏,归拜黑头公。

南歌子 其六

宋代石孝友

乱絮飘晴雪,残花绣地衣。西园歌舞骤然稀。只有多情蝴蝶、作团飞。

旧事深琴怨,新愁减带围。倚楼凝望更依依。怕见一天风雨、卷春归。

临江仙

宋代石孝友

常记梦云楼上住,残灯影里迟留。依稀绿惨更红羞。露痕双脸泪,山样两眉愁。

数片轻帆天际去,云涛烟浪悠悠。今宵独宿古江头。水腥鱼菜市,风碎荻花洲。

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宋代韩元吉

觥船相对百分空,京口追随似梦中。

落纸云烟君似旧,盈巾霜雪我成翁。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领略溪山须妙语,小迂旌节上凌风。

鹧鸪天 其二

宋代石孝友

收拾眉尖眼尾情。夜来真个梦倾城。鸳鸯有底情难尽,蝴蝶无端梦易惊。

愁一掬,月三更。绣帏应好睡轻盈。知他莫有相怜分,展转寻思直到明。

雨中再赋海山楼诗

宋代陈与义

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山开。

岸边天影随潮入,楼上春容带雨来。

慷慨赋诗还自恨,徘徊舒啸却生哀。

灭胡猛士今安有,非复当年单父台。

今日良宴会

两汉古诗十九首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坷长苦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