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杜牧的诗 >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唐代]: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实际上是组合了多个与唐代历史相关的片段,尤其是围绕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奢华生活以及安史之乱的前兆,进行了一种艺术化的描绘。下面是对全诗的译文及赏析:

译文

从长安回望,骊山景致宛如锦绣堆成,山顶上华清宫的千重宫门依次打开。为了博取妃子一笑,不惜快马加鞭,扬起一路红尘,但路上行人只知是紧急公务,却不知这是为贵妃送荔枝而来。

新丰一带绿树丛中卷起黄尘,那是数骑使者从渔阳探听消息匆匆回归。他们在千峰之上演奏着《霓裳羽衣曲》,那舞姿仿佛要舞破中原的安定,直到曲终才缓缓停下。

天下万国都在欢歌庆贺太平盛世,倚天而建的楼殿在月光下格外分明。然而,在这和平的表象下,安禄山在宫中胡乱起舞,他的笑声随风飘过重重山峦,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危机。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奢华生活与安史之乱的前兆,表达了诗人对唐朝由盛转衰的深刻感慨。前半部分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等句,生动刻画了唐玄宗为博取杨贵妃欢心而不惜劳民伤财的荒唐行为,同时也隐含了对统治阶级奢侈无度、不顾民生的批判。

后半部分则通过“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等句,预示了安史之乱的即将爆发。安禄山的“乱拍”与“笑声”,与前面的“霓裳一曲千峰上”形成了鲜明对比,既展现了盛世之下的暗流涌动,也暗示了即将到来的动荡与不安。

全诗以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唐朝的繁华与危机并置,表达了诗人对唐朝由盛转衰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寄寓了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在华丽的辞藻背后,透露出的是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忧虑。

杜牧简介

唐代·杜牧的简介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杜牧的诗(35篇)

猜你喜欢

蓝田县丞厅壁记

唐代韩愈

丞之职所以贰令,于一邑无所不当问。其下主簿、尉,主簿、尉乃有分职。丞位高而逼,例以嫌不可否事。文书行,吏抱成案诣丞,卷其前,钳以左手,右手摘纸尾,雁鹜行以进,平立睨丞曰:“当署。”丞涉笔占位,署惟谨,目吏,问:“可不可?”吏曰:“得。”则退。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官虽尊,力势反出主簿、尉下。谚数慢,必曰“丞”。至以相訾謷。丞之设,岂端使然哉?

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贞元初,挟其能战艺于京师,再进再屈千人。元和初,以前大理评事言得失黜官,再转而为丞兹邑。始至,喟曰:“官无卑,顾材不足塞职。”既噤不得施用,又喟曰:“丞哉,丞哉!余不负丞,而丞负余。”则尽枿去牙角,一蹑故迹,破崖岸而为之。

丞厅故有记,坏漏污不可读。斯立易桷与瓦,墁治壁,悉书前任人名氏。庭有老槐四行,南墙巨竹千梃,俨立若相持,水㶁㶁循除鸣。斯立痛扫溉,对树二松,日吟哦其间。有问者,辄对曰:“余方有公事,子姑去。”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


过湘妃庙

唐代许浑

古木苍山掩翠娥,月明南浦起微波。

九疑望断几千载,斑竹泪痕今更多。


乌江亭

宋代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客从

唐代杜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题雨中行人扇图

金朝麻九畴

幸自山东无赋税,何须雨里太仓黄。

寻思此个人间世,画出人来也着忙。


狎鸥亭

宋代欧阳修

险夷一节如金石,勋德俱高映古今。

岂止忘机鸥鸟信,陶钧万物本无心。


咏史

魏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冬景孤舟蓑笠翁

宋代刘辰翁

泛泛水晶宫,孤舟凛欲东。

短蓑并箬笠,举世一渔翁。

大雪三千界,轻舠尺八空。

无衣寒独速,皓首败天公。

乘雁双凫外,斜风细雨中。

羊裘差好事,聱钓不相同。


橘逾淮为枳

先秦刘向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