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译文及注释
谷底溪旁长着枝繁叶茂的巨木高松,上面的岩崖边长着披纷散乱的幼苗。
幼苗虽只有直径一寸的茎干,却居高临下遮盖了茂盛的谷底松。
世家子弟登上朝廷高位,英雄才俊沉沦低贱下曹。
这是先天的出生背景形成的,由来已久岂是一朝一夕之事。
汉代权臣金日磾张汤后世七代,不分贤愚位居要津享受厚禄。
冯唐出身贫寒,勤奋多才,到老得不到君王眷顾!
“咏史”鉴赏
一、与秦汉政治相比,两晋政治的一个重要特色是门阀统治制度。门阀统治的基础是世家大族。据歷史文献记载,两汉尤其是东汉就出现一些世家大族,但这股势力受到汉帝国皇权的抑制,尚不能迅速发展。建安时期,曹操对世族基本上採用既拉拢又抑制的政策。曹操死后,曹丕继位,为获取世族的支持,于是就实行了提高世族政治特权的九品中正制,从此世族势力日炽。司马氏篡魏,其政权的主要支柱便是世族,逐渐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左思这首诗,揭露了「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门阀制度,抒发了自己的愤懑不平,表现了强烈的批判精神。
二、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的显着特色是对比手法的运用。诗共叁层。第一层以树木为喻,全用对比出之,「郁郁」——「离离」,「涧底」——「山上」,「松」——「苗」,「径寸茎」——「百尺条」,一个「荫」字勾画了二者的关係,为第二层抨击世事作了形象的铺垫。第二层直接点出己意,「世胄」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地势」一词则沟通了自然与社会,由含蓄的讽刺昇华为直接的抨击。第叁层借助史事而对比,以证明第二层的观点,这就是张玉谷所谓「先述己意以史事证之。」「金张」两句与「冯公」两句,对比鲜明。总之,本诗广用对比,自然地流露了诗人的倾向性与批判精神,是抨击封建社会腐朽用人制度的最脍炙人口的杰作。
左思简介
魏晋·左思的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