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杜牧的诗 > 江南春

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译文及注释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昔日南朝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这些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江南春”鉴赏

这是杜牧游览江南时写的诗。全诗四句,一句一景,把江南最典型的景物都收入诗中。 辽阔的江南大地上,春色宜人,黄莺婉转啼叫,百花盛放,树林葱茏,红花与绿叶相映,风景十分秀丽。江南一带,人烟稠密,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处处显出生气勃勃的样子。在这些村镇里,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面面迎风招展的酒旗。以酒旗招引客人,是江南特有的风味。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南朝四朝君主,在这里建下几百幢庙宇,金碧辉煌,一座座的建筑隐现于迷濛的烟雨中,给人一种迷离、深邃的感觉。

诗一开头,就从整个江南着笔,诗人用简炼的手法,十四个字就把江南风景概括起来。这两句不仅是写诗人眼中所见的红花绿树、水村山郭,耳内所闻的莺啼鸟语,还是整个江南地区风物的浓缩描写。第一句「千里」二字,便已写出辽阔的气势。第二句诗人用「水」、「村」、「山」、「郭」、「酒」、「旗」、「风」七个字组成一句诗,全部都是名词,构成了一幅江南乡村风景,足见诗人在锤字炼意上的深厚功夫。第叁、四句转从文化背景着眼,进一步描画江南的特色。南朝遗留大量的寺庙,一座座宏丽雄伟,诗人又特意让这些建筑物掩映于迷朦的烟雨之中,更添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就像一幅水墨画。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令这幅江南春景更加丰富多姿。

迷人的江南春光,千百年来一直是诗人吟咏的对象。杜牧以高度凝炼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幅风光旖旎的「江南春景图」,色彩明丽,笔调明快,实为绝句佳作。

杜牧简介

唐代·杜牧的简介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杜牧的诗(35篇)

猜你喜欢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宋代欧阳修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

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迢迢牵牛星

两汉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春夜洛城闻笛

唐代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唐代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淮中晚泊犊头

宋代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应天长·一钩初月临妆镜

五代李璟

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

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魏晋陶渊明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己缅。

鸟弄欢新节,泠风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人日思归

隋代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迎春乐·立春

金朝宇文虚中

宝幡彩胜堆金缕,双燕钗头舞。人间要识春来处。天际雁,江边树。故国莺花又谁主。念憔悴,几年羁旅。把酒祝东风,吹取人归去。


春草

唐代唐彦谦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