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不与周郎便”译文及注释
尚未腐蚀的铁戟在沙中沉埋,仔细擦洗认出出自前朝年代。
如果不是东南风帮助了周瑜,二乔美女早已被深锁铜雀臺。
“东风不与周郎便”鉴赏
一、赤壁在今湖北蒲圻县西北的长江南岸,叁国时孙权、周瑜用火攻大破曹操于此。作品以着名的赤壁之战为题材发议论,一反众人歌颂周瑜的旧套,而提出火烧赤壁的成功,只不过是得之于天意与偶然的时机而已。同时还从反面假想了周瑜失败后的情景。立论精闢新颖,别出心裁。 二、杜牧在这里只不过是藉着翻歷史旧案来表现自己的才干与愤郁而已,意思和阮籍登广武望刘邦项羽的古战场说「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一样。真正说起来,周瑜的歷史功勋又是谁能动摇得了的呢! 创作背景 《赤壁》一诗是杜牧官黄州刺史时(八四二──八四四)所作。赤壁,即赤壁山,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北临大江,对岸即乌林,汉末周瑜破曹操处。黄州城外有赤鼻矶,并非叁国时孙、曹大战的赤壁,诗人不过藉以抒发自己的感慨而已。杜牧简介
唐代·杜牧的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杜牧的诗(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