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高适的诗 > 除夜作

除夜作

[唐代]: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作”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除夜作》,全诗以简洁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在异乡度除夕之夜的孤寂、思乡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我独自一人在旅馆里,面对着昏黄的孤灯,难以入眠。客居他乡的心,为何在这时刻变得如此凄凉哀伤?我知道,在这千里之外的故乡,亲人们今夜一定也在思念着我。而我,望着镜中自己已生白发的鬓角,意识到明天又将是一年新的开始,岁月无情,时光匆匆。

“除夜作”鉴赏

首句“旅馆寒灯独不眠”,直接点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心境:身处异乡的旅馆,只有一盏寒灯相伴,孤独难眠。这里的“寒”不仅指灯光的清冷,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次句“客心何事转凄然”,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揭示了诗人凄凉心境的缘由——客居他乡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这种思念之情,在除夕之夜尤为强烈,因为这是一个团圆、庆祝的节日,而诗人却只能独自面对冷清与孤独。

三句“故乡今夜思千里”,诗人笔锋一转,从自己的思乡之情联想到故乡的亲人也在思念自己。这种跨越千里的心灵感应,更加深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情的渴望。

末句“霜鬓明朝又一年”,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明天又是新的一年,但自己的鬓发已斑白,岁月不饶人,这不禁让诗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和无奈。同时,这句话也隐含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尽管岁月无情,但生活仍将继续,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有所改变或收获。

全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诗人的思乡之情、孤独之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动容。

高适简介

唐代·高适的简介

高适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 高适的诗(18篇)

猜你喜欢

崇安县驿

宋代陆游

驿外清江十里秋,雁声初到荻花洲。

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


闽中秋思

唐代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五代冯延巳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晚春江晴寄友人

唐代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寒食夜

唐代崔道融

满地梨花白,风吹碎月明。

大家寒食夜,独贮望乡情。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唐代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忆王孙·天涯随梦草青青

明代沈宜修

天涯随梦草青青,柳色遥遮长短亭。枝上黄鹂怨落英。远山横,不尽飞云自在行。


除夜太原寒甚

明代于谦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点绛唇·醉倚危墙

宋代石孝友

醉倚危墙,望中归思生天际。山腰渚尾。几簇渔樵市。帆落西风,一段芦花水。八千里。锦书欲寄。新雁曾来未。


将至桐城

清代王士祯

溪路行将尽,初过北峡关。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乡信凭黄耳,归心放白鹇。

龙眠图画里,安得一追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