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羌笛戍楼间”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悠远的情感,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独特风貌和诗人的思乡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译文及赏析:
冰雪消融,胡地的天空显得格外清澈,战士们牧马归来,一片安宁祥和。月光皎洁,照耀着边塞的戍楼,这时,一阵悠扬的羌笛声响起,在夜空中回荡。我询问那梅花飘落的地方在哪里,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就将梅花的香气吹遍了整个关山。
“月明羌笛戍楼间”鉴赏
景象描绘:诗的前两句“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以清新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边塞春归的宁静画面。雪后初晴,胡天如洗,牧马归来的场景既展现了边塞生活的日常,也透露出一种战后的安宁与和谐。而月下的羌笛声,则增添了几分苍凉与悠远,让人感受到边塞特有的风情与韵味。 情感寄托:后两句“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通过巧妙的设问与想象,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推向了高潮。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同时也是故乡的象征。诗人以“梅花何处落”的设问,实际上是在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而“风吹一夜满关山”的想象,则进一步将这种思念之情扩展到了整个边关,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就将故乡的梅花香气带到了这里,让战士们的心灵得到了慰藉。 意境深远: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描绘边塞的自然风光和战士的生活场景,巧妙地寄托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同时,诗中还蕴含着一种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士们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这种深邃的意境和悠远的情感,使得这首诗成为了边塞诗中的佳作。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其清新明快的景象描绘、深邃悠远的情感寄托以及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独特风貌和诗人的思乡之情,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边塞诗。高适简介
唐代·高适的简介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 高适的诗(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