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周邦彦的诗 > 兰陵王·柳

兰陵王·柳

[宋代]: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兰陵王·柳”译文及注释

柳树的阴影整齐笔直地伸展开去。丝丝垂柳在烟雾中卖弄着它嫩绿的姿色。在这古老的隋堤上,我曾经多少回看见柔条拂水,柳花飘绵,送别行色匆匆的旅人。我登上高处,眺望故乡,有谁理解我这个京华倦客的心情?就在那十里长亭的路上,年去年来,我折赠行人的柳条,恐怕都要超过千尺了。

这次出来,本来是闲着无事,旧地重游。不料又被拉到送别的酒筵上,灯光下大家在伤感哀怨的乐声中举起了酒杯。过几天就是寒食节了。梨花盛开,将用榆柳取火。唉!行人起程了。多么难受啊!顺风而去的航船像箭一般快,加上竹篙在温暖的绿波中不断撑动,恐怕他一回头就远远地过了好几个驿站了。而我们只能引领北望,知道他大概就在那个方向。

心情凄惨;愁恨堆积。河岸迂回曲折,渡口变得冷冷清清。只剩下逐渐西沉的夕阳和无边的春色。想起了在月色映照的水榭,携手同游;在露水沾湿的桥上,一起倾听过悠扬的笛韵。现在回想起这些往事,都像梦里一样。我不禁偷偷地流下了眼泪。

“兰陵王·柳”鉴赏

一、这首词托柳起兴,借柳言别,为抒发别恨之作。据张端义《贵耳集》说,是周美成被放逐出京,与当时京师名妓李师师告别时所作的。据说,周美成与李师师相好,而李师师又为徽宗皇帝所爱,一日周美成正在李师师家,徽宗皇帝突然来到,周美成急走匿床下。于是所有徽宗皇帝与李师师在屋子里面的情事和说话,都给他看见听到。美成便作了一首《少年游》以纪其事。李师师又把这首《少年游》在徽宗面前唱了出来。徽宗查得原委,十分恼怒,马上教蔡京把周美成放逐出京。李师师往送,周美成即席作成此调,以诉离情。但这个传说不可信,王国维在《清真先生遗事》一文中已辨明。

二、首段咏柳,先就“柳”之题面写出别情别意,中段写送别之感,末段写别后情景,而与首段照应。在写法上,作者善用收纵之笔转换时空,饶曲折隽永之致。全词选材典型而精细,布局谨严,纵横埤阖,介于疏密之间。

三、全词结构严谨,前呼后应;笔法似断似续,极尽游丝勾连之致。如“长亭路”应“隋堤上”,“年去岁来”应“曾见几番”,“柔条千尺”应“拂水飘绵”,“春无极”应“催寒食”,具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妙。

创作背景

周邦彦《兰陵王・越调・柳》选自《全宋词》。

《兰陵王》本属北齐舞曲,是为仿效兰陵王高长恭勇冠三军之态而作。周邦彦此篇用旧曲填新词,仍沿用《兰陵王》做词牌名。又因《兰陵王》分三片,多在送别时唱,故称《渭城三叠》。周邦彦此词的词题是“柳”,实为借折柳以写离情。按有两种说法:一为作者送别友人,清人周济《宋四家词选》谓此词是“客中送客”之作,胡云翼《宋词选》更称此词是“借送别来表达自己『京华倦客』的抑郁心情”;二为周邦彦写自己离京的惆怅,所据为宋张端义《贵耳集》中周邦彦和名妓李师师的故事。今取前说,即以此词为美成送别之作。

周邦彦简介

宋代·周邦彦的简介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周邦彦的诗(30篇)

猜你喜欢

玉楼春·戏林推

宋代刘克庄

戏林推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p>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水调数声持酒听

宋代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山亭柳·赠歌者

宋代晏殊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宋代方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送薛存义序

唐代柳宗元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於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宋代黄公绍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和董传留别

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南乡子·乘彩舫

唐代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水龙吟·春恨

宋代陈亮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分香,翠绡对泪,几多幽怨。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满江红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