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周邦彦的诗 > 苏幕遮·燎沉香

苏幕遮·燎沉香

[宋代]: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苏幕遮·燎沉香”译文及注释

点燃沈香,消解闷热潮湿的暑气。天刚拂晓,鸟雀就在屋檐边探头探脑,欢呼着雨住天晴。刚升起的太阳,晒干了叶上残留的雨滴。水面上荷叶清润宽圆,一朵朵的荷花在晨风吹拂下,亭亭玉立。

故乡遥远,甚么时候才能够回去呢?家本在江南钱塘,却长期羁留在京师汴梁。仲夏五月一起游湖的渔郎啊!还记得我吗?我总是在梦中摇着小船,驶近开满荷花的池塘。

“苏幕遮·燎沉香”鉴赏

一、这首词写雨后初晴的仲夏景色与久客异乡的思乡情绪。是作者在京中生活,回想家乡景物的作品。内容从眼前的荷花,说到梦见故乡的荷花,使前后段很自然地联系起来。描写荷花,把它放在初升的太阳下,又正经过宿雨的清洗,并写出它在风中飘举,用字极精炼。全词因情生景,由景而生情,最后再以“远景”作结。构思精巧,针线严密,情绪切挚而无伤感之气,具有一种明快的格调。

二、“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三句把荷叶翠绿,圆圆分布水面,晨风吹拂下,荷花挺立,摇曳生姿的景象描写得清新脱俗,不落俗套。且这三句并不是脱离全词而独立的。“宿雨”两字与上文的“鸟雀呼晴”相配合,暗示时间不断过去,这不再是“侵晓”的时分了。这三句描写荷花的句语亦与下文的乡愁有关。这荷塘的景象跟作者印象中的家乡十分类似。故教作者想起从前的友人来,而“梦入芙蓉浦”一句亦由此三句引伸。

创作背景

周邦彦《苏幕遮・般涉》选自《全宋词》。

《苏幕遮》,词牌名,本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来自西域。《新唐书‧宋务光传》载吕元泰上唐中宗书曰:“比见坊邑相率为浑脱队,骏马胡服,名曰『苏莫遮』。”浑脱是舞名,浑脱队即歌舞队,可见《苏幕遮》原是胡人舞曲,而此曲早在玄宗前已流传中国,后衍为长短句。敦煌曲子词中有《苏莫遮》,双调六十二字,宋人即沿用此体。周邦彦填此词时,已久居京师,当大晟乐正。本词写作者眼见夏日景物,勾起思乡之情,随又忆起故交,梦游荷塘。全词格调清新,构思巧妙,是词林佳作。

周邦彦简介

宋代·周邦彦的简介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周邦彦的诗(30篇)

猜你喜欢

玉楼春·戏林推

宋代刘克庄

戏林推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p>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水调数声持酒听

宋代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山亭柳·赠歌者

宋代晏殊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宋代方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宋代黄公绍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南乡子·乘彩舫

唐代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水龙吟·春恨

宋代陈亮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分香,翠绡对泪,几多幽怨。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满江红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宋代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唐代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