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张孝祥的诗 > 念奴娇·过洞庭

念奴娇·过洞庭

[宋代]: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著 同:着;玉界 一作:玉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沧浪 一作:沧冥;岭表 一作:岭海)


“念奴娇·过洞庭”译文及注释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在接近中秋的时候,湖面上没有一丝风色。三万顷的湖面就像一片美玉制成的田野,我驾着小舟在湖上悠然前行。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交相辉映,整个湖面如同一面明镜,表里澄澈,光彩熠熠。我悠然地领略着这份美景,心中的美妙感受难以用言语表达。

回想起我在岭南度过的岁月,那时我独自面对着孤光,内心如同冰雪般清澈。如今我头发稀疏,衣襟袖子也觉得寒冷,但我依然稳稳地驾着小舟,在浩渺的湖面上行驶。我倾尽西江之水,用北斗星作为酒器,邀请万物作为宾客。我拍打着船舷独自吟啸,竟然忘记了今夕是何年何月。

“念奴娇·过洞庭”鉴赏

这首词上片先写洞庭湖月夜的景色美,后写人超脱尘世的高洁品格美。下片着重抒情,写词人内心的澄澈和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以及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全词寓情于景,写景抒情交融互发,意境深远,余韵悠长。

词中描绘的洞庭湖月夜景色,清新自然,富有诗意。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湖光山色、明月银河等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澄澈、美妙的意境。同时,词人又将自己的高洁品格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气息。

在下片中,词人通过回忆和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澄澈和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他回忆自己在岭南度过的岁月,那时他独自面对着孤光,内心如同冰雪般清澈。如今他依然保持着这份高洁品格,但心中却充满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他倾尽西江之水,邀请万物作为宾客,表达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

情感表达: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澄澈和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以及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词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词人通过描绘洞庭湖月夜景色和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胸怀天下的高尚品质。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张孝祥简介

宋代·张孝祥的简介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张孝祥的诗(15篇)

猜你喜欢

念奴娇·过洞庭

宋代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著 同:着;玉界 一作:玉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沧浪 一作:沧冥;岭表 一作:岭海)


青门引·春思

宋代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代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卖花声·题岳阳楼

宋代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蓦山溪·自述

宋代宋自逊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宋代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少年游·并刀如水

宋代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念奴娇·断虹霁雨

宋代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西江月·顷在黄州

宋代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由肱 一作:曲肱)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宋代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