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陈与义的诗 >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代]: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译文及注释

回忆往昔,在午桥之上我们曾开怀畅饮,宴席间坐满了豪情壮志的英雄豪杰。月光随着溪水静静地流淌,悄无声息。在那杏花疏落的树影中,我们伴着悠扬的笛声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梦境,如今虽然我还健在,但回首往昔却感到惊心动魄。闲暇时我登上小楼,观赏雨后天晴的景色。古往今来多少大事小事,都随着渔夫的歌唱在三更时分响起。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全词以对比的手法,将往昔的豪情壮志与如今的淡然处世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词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上片主要描绘了往昔在洛阳午桥上与众多豪杰英才欢聚的场景。词人通过“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两句,点出了回忆的地点与人物,营造出一种热烈而欢快的氛围。接着,“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三句,则进一步描绘了那晚的美景与氛围,月光、流水、杏花、笛声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心情的愉悦与放松。

下片则转而描写词人如今的感受与心境。通过“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两句,词人感叹二十多年的时间仿佛一场梦境,而自己虽然还活着,但回首往事却感到惊心动魄。这里“如一梦”表达了词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堪惊”则透露出他对过往经历的深深震撼。接着,“闲登小阁看新晴”一句,展现了词人如今的淡然处世态度,他闲暇时登上小楼,观赏着雨后天晴的景色,内心已变得平静而豁达。最后,“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两句,以渔夫的歌唱作为结尾,将古今多少事情都融入其中,表达了词人对人生、历史以及自然的深刻感悟与感慨。

表达的感情

整首词主要表达了词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通过对比往昔的豪情壮志与如今的淡然处世,词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变化与成长。同时,他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渔夫歌唱等细节,表达了对人生、历史以及自然的深刻感悟与感慨。整首词情感真挚而深沉,让人在回味往昔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词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陈与义简介

宋代·陈与义的简介

陈与义陈与义(1090年-1139年1月1日),字去非,号简斋。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陈与义诗尊杜甫,前期清新明快,后期雄浑沉郁;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豪放处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陈与义的诗(15篇)

猜你喜欢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代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代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一剪梅·舟过吴江

宋代蒋捷

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宋代张先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更漏子·柳丝长

宋代晏几道

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

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宋代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江城子·画楼帘幕卷新晴

宋代卢祖皋

画楼帘幕卷新晴。掩银屏。晓寒轻。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暗数十年湖上路,能几度,著娉婷。

年华空自感飘零。拥春酲。对谁醒。天阔云间,无处觅箫声。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


石州慢·薄雨收寒

宋代贺铸

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东风销尽龙沙雪。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念奴娇·过洞庭

宋代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著 同:着;玉界 一作:玉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沧浪 一作:沧冥;岭表 一作:岭海)


青门引·春思

宋代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