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陈与义的名句 > 飞花两岸照船红

飞花两岸照船红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襄邑道中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飞花两岸照船红”译文及注释

两岸的落花随风飘散,映照在船舷旁,显得格外红艳;漫长的榆树堤岸,伴随着我半日的行程,清风徐徐。我悠闲地躺在船上,仰望满天云彩,似乎它们静止不动;殊不知,云儿与我同在这江流之上,向东缓缓移动。

“飞花两岸照船红”鉴赏

自然之美:首句“飞花两岸照船红”以飞花点染春色,不仅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还通过“照船红”三字,将静态的景致与动态的航行相结合,使画面生动起来。次句“百里榆堤半日风”,则以“百里榆堤”展现了旅途的遥远与景致的单调重复之美,而“半日风”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旅行的持续,增添了旅途的闲适感。

哲思之深:后两句“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是这首诗的精髓所在。诗人通过“卧看”这一动作,展现了其悠闲自得的心境。而“满天云不动”的错觉,则是由于诗人与云同向移动,相对静止造成的。这一发现,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即事物之间的相对性与运动性。诗人通过云与我的关系,巧妙地探讨了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微妙联系。

意境之远:整首诗以景寓情,以情入理,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在思考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将自然之美与哲理思考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使得这首诗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陈与义简介

宋代·陈与义的简介

陈与义陈与义(1090年-1139年1月1日),字去非,号简斋。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陈与义诗尊杜甫,前期清新明快,后期雄浑沉郁;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豪放处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陈与义的诗(15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