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魏秀仁的名句 >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出自清代魏秀仁的《多情自古空余恨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

香巢乍结鸳鸯社,新句犹书翡翠屏。

不为别离肠已断,泪痕也满旧衫青。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译文及注释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往往只留下无尽的遗憾,美好的梦境总是最容易醒来。哪里是因为拈花惹草难以解脱,实在是可怜那随风飘零的柳絮太过无依无靠。刚刚结成的香巢里,鸳鸯成双成对,新写的诗句还留在翡翠屏风上。不是因为离别而伤心欲绝,但泪水早已浸湿了旧衣衫,留下一片青色的泪痕。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鉴赏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如飞絮飘零)和爱情象征(如鸳鸯社、翡翠屏)的巧妙结合,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美好而短暂、离别痛苦而深刻的感慨。首联直接点出多情与好梦的易逝,奠定了全诗哀伤的基调。颔联通过对比,将个人的情感困境与自然界的无常相联系,增强了情感的深度。颈联则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香巢、翡翠屏),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温馨,却又预示着即将来临的离别。尾联以泪水浸湿的旧衫作为情感的爆发点,将内心的痛苦与不舍推向高潮。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魏秀仁在创作《花月痕》这部小说时,或是受到小说中人物情感故事的触动,有感而发之作。魏秀仁的《花月痕》是一部描写爱情与离别的小说,其中充满了对爱情美好与短暂的深刻描绘,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与小说的主题相契合,都表达了对爱情与离别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魏秀仁简介

清代·魏秀仁的简介

魏秀仁魏秀仁(1818-1873),字子安,又字子敦,号眠鹤主人、眠鹤道人,又号咄咄道人、不悔道人,福建侯官县东门外(今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东门村塔头)人,清朝作家。据《魏子安先生年谱》,他生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卒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 ...〔► 魏秀仁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