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元稹的名句 > 曾观大海难为水

曾观大海难为水

出自唐代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曾观大海难为水”译文及注释

经历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别处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观。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曾观大海难为水”鉴赏

《离思五首·其四》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情而含蓄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深深怀念与无尽哀思。

意象深远:诗中“沧海”、“巫山云雨”等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绝美景象,更被诗人赋予了深厚的情感色彩,成为爱情忠贞与美好的象征。

情感真挚:通过“难为水”、“不是云”的夸张比喻,诗人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无限眷恋与无法忘怀之情。而“懒回顾”三字,更是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决绝表现得淋漓尽致。

哲理思考:诗中“半缘修道半缘君”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佛教修道的追求,又隐含了对爱情的执着与不舍。这种矛盾与挣扎,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离思五首》是元稹为悼念亡妻韦丛而作的一组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左右。韦丛是元稹的原配妻子,两人在元稹尚未取得功名时成婚,婚后生活虽贫困但两情甚笃。然而,韦丛在婚后七年不幸病逝,这对元稹打击极大。为了纪念亡妻,元稹写下了这组情深意切的悼亡诗。《离思五首·其四》即为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

在这首诗中,元稹借自然之景抒发内心之情,将个人情感与宇宙万物相联结,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真挚的情感世界。同时,这首诗也成为了中国古代爱情诗中的经典之作,流传千古,影响深远。

元稹简介

唐代·元稹的简介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元稹的诗(16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