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刘辰翁的诗 > 兰陵王·丙子送春

兰陵王·丙子送春

[宋代]:刘辰翁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二人皆北去。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兰陵王·丙子送春”译文及注释

送走了春天,春天在人间已无路可寻。秋千之外,芳草连天,是谁让风沙遮蔽了南浦的明媚?我满心依依不舍的情意,却只能漫然回忆起海门边飞舞的柳絮。乱鸦飞过,星斗转换,城池荒凉,再也找不到来时那灯火阑珊的试灯之处。

春天离去,谁最痛苦?只有那北飞的孤雁,边塞的沉寂,还有失去主人的梁间燕子。杜鹃在暮色中的长门宫里哀啼,想那玉树已凋零于尘土,泪盘如同晨露般晶莹。在咸阳送别客人时,我频频回首,斜阳西下,却难以度过这离别的时刻。

春天啊,你还会回来吗?正当我如同江淹般恨别,庾信般愁赋。他们二人都已北去,留下我独自面对苏堤上终日的风雨。我感叹自己只能在神游中回到故国,回忆起前度花开时的美好。人生流落至此,只能与幼子共夜语,诉说心中的无尽哀愁。

“兰陵王·丙子送春”鉴赏

这首词以“送春”为线索,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秋千”、“芳草”、“风沙”、“飞絮”等,营造出一种春天逝去的凄凉氛围。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深深惋惜与不舍。同时,词中还融入了词人对故国、对过往的怀念与无奈,使得整首词情感更加深沉、复杂。

表达的情感

对春天逝去的哀愁:词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离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限惋惜与哀愁。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词中却充满了对春天离去的无奈与不舍。

对故国的怀念与无奈:词中多次提到“故国”、“前度花开”,表达了词人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与无奈。词人身处异乡,面对春天的离去,更加勾起了他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向往。

人生的流落与孤独:词中“人生流落”、“共夜语”等词句,展现了词人身处异乡、人生漂泊的孤独与无奈。词人与幼子共夜语,更显得其孤独与凄凉。

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春天逝去的哀愁、对故国的怀念与无奈以及人生的流落与孤独。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刘辰翁简介

宋代·刘辰翁的简介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刘辰翁的诗(8篇)

猜你喜欢

兰陵王·丙子送春

宋代刘辰翁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二人皆北去。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代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宋代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宋代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宋代姜夔

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踏莎行·秋入云山

宋代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宋代姜夔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迈陂塘

金朝元好问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辞,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行香子·述怀

宋代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扬州慢·淮左名都

宋代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