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周邦彦的诗 > 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宋代]:周邦彦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天寒山色有无中。野外一声钟起、送孤蓬。

添衣策马寻亭堠。愁抱惟宜酒。菰蒲睡鸭占陂塘。纵被行人惊散、又成双。


“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译文及注释

稀疏的篱笆环绕着曲折的小路,农家的院落显得小巧而别致。清晨时分,云雾缭绕的树木渐渐显露出来,一片清幽的景象。天气转寒,远处的山色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这时,野外传来一声悠远的钟声,似乎在为那离别的孤舟送行。

我添上衣裳,骑上马儿,去寻找路边的亭堠。心中的愁绪难以排解,唯有借酒消愁。池塘中,菰蒲丛生,睡鸭悠闲地占据着池塘,即使被行人惊散,也会很快重新成双成对地聚在一起。

“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鉴赏

这首词以田园乡村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词人的行动,表达了词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上片开头两句“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便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画面,稀疏的篱笆、曲折的小路、小巧的农家院落以及清晨时分云雾缭绕的树木,共同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天寒山色有无中,野外一声钟起、送孤蓬”两句,通过天气的转寒和远处山色的若隐若现,以及野外的钟声,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和情感色彩,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心境的微妙变化。

下片则转向词人的行动和内心情感。“添衣策马寻亭堠”一句,通过添衣和策马两个动作,展现了词人在寒冷天气中的行动,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某种期待或目的。而“愁抱惟宜酒”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愁绪和借酒消愁的意愿。最后两句“菰蒲睡鸭占陂塘,纵被行人惊散、又成双”则将视线转向了池塘中的景象,通过睡鸭的悠闲和成双成对,强调了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的和谐,同时也与词人内心的愁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全诗表达的感情

整首词通过描绘田园乡村的宁静景象和词人的内心情感,表达了词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词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一方面,词人通过描绘田园乡村的清新、宁静和美丽,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另一方面,词人又通过内心的愁绪和借酒消愁的意愿,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智慧。

周邦彦简介

宋代·周邦彦的简介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周邦彦的诗(30篇)

猜你喜欢

玉楼春·戏林推

宋代刘克庄

戏林推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p>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水调数声持酒听

宋代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山亭柳·赠歌者

宋代晏殊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宋代方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送薛存义序

唐代柳宗元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於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宋代黄公绍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和董传留别

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南乡子·乘彩舫

唐代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水龙吟·春恨

宋代陈亮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分香,翠绡对泪,几多幽怨。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满江红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