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古歌谣的诗 > 接舆歌

接舆歌

[先秦]:古歌谣

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

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已乎已乎,临人以德!

殆乎殆乎,画地而趋!

迷阳迷阳,无伤吾行!

吾行郄曲,无伤吾足。

“接舆歌”译文及注释

凤鸟啊,凤鸟啊!为甚麽你的德行衰败了(竟飞来此乱世)呢!

未来的世道不可期待,过去的种种已无法追回。

天下如果清明而崇尚道德,圣人的理想就能实现;

在现今这个时代,能够免遭刑辱就很不容易了!

幸福比羽毛还轻,却不知道怎麽去取得;

祸患比大地还重,却不知道怎麽迴避。

算了吧,算了吧!不要在人前宣扬你的德行! 危险啊,危险啊!人为地划出一条道路让人们去遵循! 遍地的荆棘啊,不要妨碍我的行走! 我要迂迴曲折的前进,不要刺伤了我的双脚呀!

“接舆歌”鉴赏

楚国的贤者接舆追上孔子的马车,用歌声对正周游列国求取出仕机会的孔子提出劝告:「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凤鸟本是传说中乐土的生物,具备着德、义、礼、仁、信五种美德,能带给人世幸福。据《庄子・秋水》篇的记载,凤鸟(鵷雏)的性子高傲,洁身自爱,即使从南海飞到北海这样漫长的距离中,如果没有见到梧桐木绝不停下休息,不是清洁的果实和饮水绝对不去食用,就像一位绝对不受尘世污浊沾染的圣人一般。这首歌显然是把孔子比作了凤鸟,而对于圣人沦于乱世之中,受人世功名利禄的沾染,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并认为世间一切都是不可预测和期待的,「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人应顺时而处,不当强为。

这首歌表达了一位出世者从高处审视人世的观察:人以自己的观念来衡量,常常是看不见真相的,把福与祸、对自己生命好与坏的事物颠倒看待。真正的幸福来到眼前时却不能够发现,还以为是负荷;而确实会伤害自己的事物反认为是好的,拼命追求而不知迴避。真正的圣者不是能在人世间实行甚麽理想,而是可以不为常人所拘,保持自身的纯淨,从常人之中超脱出来。

古歌谣简介

先秦·古歌谣的简介

古歌谣古歌谣为散见于典籍中的上古逸诗,其辞简短隽永,自然和韵,而未收于《诗经》。今所见者多录于郭茂倩《乐府诗集》与清代沉德潜《古诗源》中,「使览者穷本知变,以渐窥风雅之遗意。犹观海者由逆河上之以溯崑崙之源,于诗教未必无少助也。」(《古诗源序》) ...〔► 古歌谣的诗(2篇)

猜你喜欢

大道之行也

先秦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秋霁

唐代崔道融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倦夜

宋代苏轼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

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好事近

宋代石孝友

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闻道梦云楼外,正小桃花发。

殷勤留取最繁枝,樽前待闲折。准拟乱红深处,化一双蝴蝶。

太湖(三首)

明代胡缵宗

傍海月生潮不出,缘江路隔水还连。

两山云出东西树,五夜星摇上下天。

洞口鳞鳞千顷玉,水心皛皛万家烟。

鸟喧花发壶觞乱,太守颓然醉欲仙。

孙叔敖为儿之时

两汉王充

孙叔敖为儿之时,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对其母泣,母问其故,对曰︰「我闻见两头蛇死;向者出见两头蛇,恐去母死,是以泣也。」其母曰︰「今蛇何在?」对曰︰「我恐后人见之,即杀而埋之。」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必报之,汝必不死,天必报汝。」叔敖竟不死,遂为楚相。

长相思·树槎牙

宋代石孝友

树槎牙。冰交加。冷艳疏疏瘦影斜。几枝梅花放。天一涯。语三叉。已是情多怨物华。那堪更忆家。

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

宋代宋祁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南歌子·乱絮飘晴雪

宋代石孝友

乱絮飘晴雪,残花绣地衣。西园歌舞骤然稀。只有多情蝴蝶、作团飞。旧事深琴怨,新愁减带围。倚楼凝望更依依。怕见一天风雨、卷春归。

江城子 其一

宋代石孝友

青青杨柳水边桥。水迢迢。柳摇摇。缓引离觞,频驻木兰桡。

我是行人君是客,俱有恨,总无聊。

冰澌波暖数琼瑶。舞晴飙。拂春潮。一片别魂,销尽遣谁招。

不似严阳山上雪,魂易尽,雪难销。